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3:39: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罢 ?壮 ?咄怪事 ?相形见? ?
B.磨 ?勉 ?晴天霹 ?老骥伏 ?
C.度 ?祥 ?急甚箭 ?惴不安? ?
D.糖 ?慢 ?笑大方 ?百战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根据提供的材料,为泥石流下定义,字数不超过45个。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面对惊天灾难,人们不禁会问:泥石流是什么呢?泥石流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蚀挟带,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泻的急流。(“急流”也可换成“洪流”“地貌现象”或“自然现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木直中绳,(1)          ,其曲中规。(2)    ,不复挺者,(3) 。
故木受绳则直,(4)        ,(5)           ,(6)    。


参考答案:
輮以为轮,虽有槁暴,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请另选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事物的特征,并寄予一定的思想感情。(6分)
雨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


参考答案:橡皮?你注定一生与错误相伴,时时为别人改正过错,却消磨了自己。
蜡烛?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别人指引前行,却耗尽了自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双汇瘦肉精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虽然双汇集团采取了货品下架等措施,但谁又敢确保这样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次出现呢?
B.好像一夜之间的事情,因劳动力配置不当以及内陆地区实行鼓励创造就业的措施,引发了广东省的“用工荒”现象的产生。
C.“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共收录铁凝及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作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D.《京华时报》爆出新闻,称已拍摄过半的长篇音乐电视剧《幽兰操》,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该说法被质疑为炒作并引发网友的强烈不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引发了广东省的“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句式杂糅,应去掉“的产生”;C项,成分残缺,“收录”缺宾语,应在“女作家”后加“的作品”;D项,偷换主语,应在“是姜文……”前加上主语“其中的主人公”。
点评:本题分别考查了句子成分的残缺和赘余、句式杂糅、结构混乱(偷换主语),考查的知识点全面,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