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5 20:55: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樯橹灰飞烟灭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分别是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名词动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也只是                                   见见面。
②他                               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西湖南线开放,作为原居住于此的居民旧地重游,                   想起往事。
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        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得例外。
A.偶尔不论难免诚然
B.偶然不管难免当然
C.偶尔不管不免当然
D.偶然无论不免诚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偶然”副词,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但发生了,“偶尔”表示间或、有时、不经常。“不管”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它呼应。“无论”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会改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与它呼应。“不免”即免不了,后面一般不能跟否定式。“难免”即难以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式也可以跟肯定式,后面一般要带“会”或“不会”。“当然”①应当这样②合于事理或情理。“诚然”固然(引起下文的转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丰功伟绩飞扬拔扈风驰电掣分道扬镖)
B.风声鹤唳方枘圆凿发号施令负隅顽抗
C.防微杜渐防碍交通风糜世界繁冗拖沓
D.锋芒毕露奋发图强愤世疾俗浮想连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飞扬拔扈(跋)?分道扬镖(镳)
C、防碍交通(妨)?风糜世界(靡)
D、愤世疾俗(嫉)?浮想连翩(联)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请归取其(nú)
形单影(zhī)
不省所(hù)
沧海一(sù)
B.乃能哀致诚(xián)
虽万之公相(shèng)
丞相(hōng)
不及防(cù)
C.其余奴(bì)
(xiǎng)
中年兄南方(mò)
插科打(hùn)
D.并令守汝(sàng)
闻汝之七日(sàng)
吾不以一日汝而就也(chuò)
大笔如(chuá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为响应教育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学校将正式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更好地推动此项活动,请你为学校拟写1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不超过14个字。(2分)
标语:?


参考答案:①吟诵国学经典,涵养书香校园?②沐浴圣贤光辉,濡染智慧人生


本题解析:(评分要点:恰当运用对偶修辞,1分;主题明确且不超字数,1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理解、分析文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