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作品的主题(100字左右)。(6分)
集资筹款
A、B、C、D四君在单位买集资房。大家都在想着筹钱的事。
A君说:“我是独子,我爹的钱就是我的,我不发愁。”A君是独子不假,可土里刨食的父母在他上大学时已花了一大笔,在他结婚时又花了一大笔。他爹给他邮来四万,估计应该借了不少外债吧?!
B君说:“我和父亲要了五万,我家兄妹多,现在不要就没机会了。”B君父母亲都是退休教师,每个月都有两千元的退休金。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未成家,其中有两个还在读书。
C君说:“我父母的工资本都在我手里。他们用钱时我给他们点就是了,他们基本不花钱。”
几个人都看着D君。D君笑笑:“我呀,我没你们有福。我上大学借的钱刚还完。我父母老了,他们没病没灾我就心满意足了。听说能贷款,我就贷点好了。”D君每月给父母三百元生活费。还有个弟弟正上大学,也是D君出的学费。D君觉得现在生活得很充实,他相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参考答案:
示例:在当今“吃老一族”盛行的情况下,小说借助ABCD四君集资筹款买房的方法,揭示出一个人勇于肩负自己的责任,不要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和其他人,要向D君学习。
本题解析:
通过四个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我们很快就能确定小说的主题是“责任”。只有D君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他的行为是可取的。ABC君的行为是需要社会谴责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根据故事情节填空。(4分)
小题1: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黛玉无玉,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将玉摔在地上,令黛玉十分不安。
小题2:薛宝钗幼时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内中刻字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之玉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成一对,这就是所谓的“?”。(1分)
小题3: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一是“ ?”,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除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 ?”,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颦颦
小题1:金玉良缘
小题1:节流?开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战告捷。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
C.“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缺乏主语,删去“使”。B“改善……偏见”搭配不当,改为“改变……偏见”。C句式杂糅,“靠的是……所取得的”造成结构混乱。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有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这时又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一头毛驴,哪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老人言之有理,于是都下来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连人带驴一起掉到河里淹死了。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得上下文顺畅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句话为: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年轻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做父亲的骑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
(2)启示1: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不要人云亦云,遇事没有主见。
启示2:每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答1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A.《左忠毅公逸事》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作者方苞,号望溪,是清代散文桐城派的创立者。
B.逸事,是指不载于正史,失散而没有流传的事迹。
C.左忠毅公,即左光斗,他刚正不阿,因弹劾魏忠贤,被陷害,死于狱中,后来被追谥为“毅公”。
D.本文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左光斗,一个是史可法,写史可法是为了写左光斗,为了突出左光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