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5 21:19: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当前小沈阳这种演艺风格的走红,更加说明我们国家文化价值有所滑坡。
①无疑要承担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神圣和崇高也一道消解的风险
②使艺术再次回到人性和原生态的功能
③的确有对虚假的神圣和崇高再度消解
④纵容社会文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⑤但如果艺术家在这种现象面前不能保持足够的理智,随波逐流
⑥以小沈阳为代表的俗文化能走红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②⑥③①⑤
C.⑥③②⑤④①
D.⑥③④②⑤①



2、阅读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     )
A.明日,子路行以告。
B.古之学者为己。
C.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



3、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题  南非世界杯半决赛现场。西班牙对阵德国。西班牙第73分钟打破僵局!伊涅斯塔突入禁区左侧被施魏因斯泰格破坏出底线,哈维左侧开出角球,皮克起跳阻挡了赫迪拉,普约尔在他身前距门9米处甩头顶进大门右侧,1比0!普约尔13场世界杯首次射正门框范围就得分,这是他89场国家队比赛进的第3球,也是西班牙本届世界杯首次通过定位球配合得分。
请你以足球爱好者的身份给普约尔发一条短信,向他表示祝贺。(2分)
短信内容: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报告称:一个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算上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可以说,抚养子女的经济总成本是惊人的。
B.常香玉排戏有个习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句唱腔一句唱腔地“挖”,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不可。
C.在现代社会(后现代?)里,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以公众的良知自居的知识分子正在消失,而让位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对、解决专门问题的人。
D.“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