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25 22:01: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象春天的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力。




2、单选题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理想对于不同的阶级从来就有不同的认识,而只有像马克思那样胸怀全世界劳苦大众的人才可称得上具有崇理想的人。
B.化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C.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D.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不知乘月几人归,?。(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4)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就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题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总投票1499337张,其中,支持931242张,占62.11%;反对441860张,占29.47%;无所谓126235张,占8.42%。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节日气氛越来越淡,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不清楚这些节日的真正内涵,春节、端午、中秋被戏称为“饺子节”、“粽子节”、“月饼节”。
(1)由上述两段文字得出结论。(2分) 
(2)针对结论,提出你的两点建议。(4分)



5、语言运用题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令人震惊。阅读下面抽样调查图表后,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出一个观点,并写出一个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要求观点鲜明,表述简洁,语言连贯.

【小题1】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观点是__________,(1分)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2分)
【小题2】如果你是商人,观点是_________,(1分)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2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