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5 22:27: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C.完善的规划、细致的预算、周密的方案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A.“提不出……灵丹妙药”搭配不当 B.成分残缺,应在“操作者皮下”前加上介词“在” D.“史传”和“资料”不能并列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完整的话。(6分)
海潮,放远勒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参考答案:山峰,放远了观望才觉得秀美
友情,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B.韩白之争、韩高之争、现代诗歌之争等网络事件之后,作家韩寒的博客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点击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博客名人。
C.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然而有一部分网友却对雷锋及雷锋精神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所谓质疑。
D.对于央视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革命性的改革来说应该被给予掌声和鼓励,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主宾搭配不当,“博客”不能成为“博客名人”。 C成分赘余,“提出”与“质疑”重复;D残缺主语,去掉“对于……来说”。
点评: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所以又称之为“中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③①②
D.③⑤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③与上文句尾“和谐”相接,⑤句中“不强调”与下句“强调”相接,只有④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事例,由此即可推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顷之,烟炎张天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9)怅恨久之
(10)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3)(5)/(4)(6)(10)/(7)(8)
D.(1)(3)/(2)(10)/(5)(8)/(4)(6)(7)(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助词,用于时间名词之后,无实义。(2)动词,到,往。(3)(5)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6)(10)代词。(7)(8)结构助词,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