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2:27: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栾菊杰近20年的不懈努力下,埃德蒙顿市击剑俱乐部成员已从当时的40人激增到目前的300人,为加拿大乃至埃城培养出了一大批击剑好手。
B.长江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落日》,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30多年的澳大利亚籍华裔作者之手。
C.如“种树不用跑到昌平,尝试在家养盆竹”、“用爬楼代替乘电梯,健身房就在身边”等等,周迅向人们用轻松幽默的文字建议了十条生活中简单易行的环保建议。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不合逻辑,应为“埃城乃至加拿大”, B项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应为“用轻松幽默的文字向人们” )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报告十分精彩,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厅里噤若寒蝉,只有记笔记的沙沙声。
B.二嫂整日走东家串西家,专爱打听人家的阴私,还节外生枝地到处传播。
C.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有个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滥竽充数,损公肥私。
D.先生这番话犹如暮鼓晨钟,学生永志不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暮鼓晨钟:比喻令人警醒的语言。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撒手人寰杜撰老黄历自命得意
B.揭竿为旗宵柝一炷香飞湍瀑流
C.金城汤池暮砧消锋镝沧海横流
D.弃甲曳兵跬步露马脚振济灾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应为“老皇历”“自鸣得意”;C项中应为“销锋镝”;D项中应为“赈济灾民”。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对象主要是常见字、常用字、易混字,特别是易混字,即因音近、形近或音义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常见、常用字。考查的重点是音形相近易混的词语、成语或熟语。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干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但只要我们识记时联系意思去记,就问题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这则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4分)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百余名香港特区的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先。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把它们作为法定假日,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此委员们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的假日。
□□□□□□□□□□□□□□□□□□□□□□□□□


参考答案:香港政协委员(1分)建议增设(1分)清明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1分)。


本题解析:改写一句话新闻,就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注意消息的导语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B.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是明代古文家。
C.《游沙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记叙了和庞安常结识的过程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D.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文成,宋末元初人。刘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