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2:41: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坐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累迁兵部侍郎。《四库全书》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厂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从之。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穀》,从之。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复移左都御史。二年,复迁礼部尚书。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惩明季讲学之习,宋五子书功令所重,不敢显立异同;而于南宋以后诸儒,深文诋諆,不无门户出入之见云。?(选自《清史·纪昀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寻:不久
B.论次为《提要》上之次:次序
C.坐子汝传积逋被讼逋:逃亡
D.惩明季讲学之习惩:苦于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纪昀“学问渊通”的一组是
①再迁左春坊左庶子? ②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
③以《左传》本事为文? ④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⑤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 ⑥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破格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B.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各行省所进献的书,评定排列顺序,写成《提要》呈献给皇上。
C.朝廷建造文渊阁收集藏书,命令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务。后来经多次升迁纪昀成为兵部侍郎。
D.纪昀在撰写《四库全书提要》时,没有门户之见,对于南宋后各位大儒,非常苛刻痛加批驳。
小题4: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
译文:?
(2)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仍以三月止,从之。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
(1)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纪昀和他是亲家,因为提前泄漏机密被被撤职,发配乌鲁木齐戍边。?(得罪、姻家、漏言、夺、戍,各一分,共五分)
(2)按照旧例,在京城的五城分设饭厂,自十月到第二年三月。纪昀上疏请求从六月中旬开始,仍然在次年的三月停止,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故事、请、以、止,从,各一分,共五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逋”是“拖欠”的意思)
小题2:(①是纪昀官职的调动 ③是纪昀上疏的内容 ④是纪昀死后皇帝的赏赐)
小题3:(文中最后一句,有“门户之见”)
小题4:略
附:文言翻译
纪昀,字晓岚,是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庶吉士一职。后升任为翰林院编修。两次升迁为左春坊左庶子。考察京城官吏,纪昀被授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被破格擢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纪昀和他是亲家,因为提前泄漏机密被被撤职,发配乌鲁木齐戍边。其后被释回京,皇上临幸热河,纪昀在密云迎接皇上的车驾。皇上面试纪昀诗文,用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作为话题,纪昀的诗作很称皇上的心意,又被重新授予编修一职。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编修馆,大学士刘统勋推举纪昀和郎中陆锡熊为总编。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各行省所进献的书,评定排列了顺序,并写了《提要》呈献给皇上,并被提拔为侍读。皇上又命令他编修《简明书目》。他因为他的儿子纪汝传累次拖欠官府的赋税被诉讼,交给官吏审议,皇上宽恕了他。不久纪昀升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朝廷建文渊阁收集藏书,命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纪昀后多次升迁成为兵部侍郎。《四库全书》编成,上表给皇上。皇上说:“表一定是纪昀写的!”命令给他加倍赏赐。升迁左都御史。两次升迁为礼部尚书。后又做了左都御史。京都周围大灾,饥饿的百姓大多到京城要饭。按照旧例,要在京城的五城分设饭厂,自十月到第二年的三月。纪昀上疏请求自六月中旬开始,饭厂每日煮三石米,十月每天再加二石米煮饭,仍然在次年的三月停止,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又升迁为礼部尚书,但是他仍然在左都御史官衙办公。上疏请求乡会试从胡安国写的《春秋》中选题,用《左传》里面的原文作为题目,参考借用《公羊传》、《谷梁传》两部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嘉庆元年,调任兵部尚书。又调任左都御史。嘉庆二年,又升任为礼部尚书。上奏章请求说妇女遭遇强暴(抵抗者),即使受污辱,也仍然酌情给予表彰。嘉庆十年,成为协办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死后卒,朝廷赐给白银五百两治理丧事,谥号文达。
  纪昀学问渊博。他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评论褒贬历代各大家的著作,深入探讨,仔细寻查,各自都深得要旨,自始至终条理清晰,蔚为壮观。苦于明末讲学的习惯,宋代五位大家的书为人所重视,不敢明显表示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南宋之后各位大儒,非常苛刻地痛加批驳,不能说没有门户之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B.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C.兄弟相爱则和调
D.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论刑政,言甚称。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允曰:“主上问我,为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就业就业:求学
B.言甚称旨:心意
C.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宠:受宠
D.为为讳乎?首:头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祖引允论刑政嬴而不助五国也
B.验于今固一世雄也
C.悉授民若舍郑为东道主
D.黑子请计允曰冉有季路见孔子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皇上的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反而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于是翟黑子对世祖不以实情坦白,世祖因此杀了他。
D.郭善明想表现自已,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小题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3分)
(2)“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
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小题1:(1)(高允)很小(或“很早”)成为孤儿(或“死了父亲”),早熟,有非凡的
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或“认为他很奇特”)。(共3分。“夙、异”各1
分,语句通顺1分。)
(2)如果公家(或:官府)和百姓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担忧什么呢(或:
又有什么可担忧呢 ?)世祖认为他说得好。(共4分。“虽、凶、善“各一分,语句通顺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主动坦白
小题1:均为介词,把(A前为介词,跟,同;后为动词,动词,结交,亲附。B前为代
词;后结构助词,的。D,前介词,向;介词,引出对象,不译)
小题1:“于是翟黑子对世祖不以实情坦白,世祖因此杀了他”与原文不符。原文说“黑
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看来黑子这次只是被皇上疏远了,被杀是后来“因
别的事”造成的。属于移花接木。
小题1:略
小题1: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不凡的心胸,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疑,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气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未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惋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报丧,回到家乡,善于管理家务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以及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返俗了。他素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册本,远到千里之外认师修业,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以及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以及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度浩繁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候国度常占领肥沃的田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许多,高允于是说:“我自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耕田,请允许我讲一讲稼穑。昔人说,方圆一里地有地步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何况这么广大的全国呢?如果官府以及百姓都有储蓄,即使遇上歉岁又有啥子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开田禁,把肥沃的田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措施,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已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紧张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览等人以及自己亲近,反倒对于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于是以及高允继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
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体现自已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畴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如果要大兴土木修建远近之风景异景的壮丽殿堂,应该逐步来完成它,不可一时使成为事实。计较一下,砍斩柴材,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二万人,又有人充当工匠,白叟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昔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耕田,就有人受他的饥饿;一个女孩不织布就有人因她而受饥寒。何况几万人,那荒废损耗的数目,也就许多了。用昔人的道理来推论,有今人的究竟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这的确是圣明的君王应应当考虑的。”高宗采纳他的建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A.世俗之所谓至知者
B.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C.为之权衡以称之
D.灭文章,散五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