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1)联系全诗大意,分析首句中“北雁”一词的作用。(3分)
(2)这首诗末句用典,巧妙地运用了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试分析此处用典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1)①点明季候、时节;②暗点思归之情;③扣合下句中“私书”。(2)“西窗”二字暗用李诗情意,其言外之意是:何日方能归家,与妻室共剪西窗之烛,共话今日云梦馆夜雨之情事呢?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草木变衰”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意对即可)
(2)细节描写。“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答出“怀念亲人”类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金陵驿(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公元1278年,南宋灭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元军攻破口年之多。诗人战败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过金陵,写下了这首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触景生情,夕阳下的金陵是荒草芜杂,自己也像孤云一样漂泊无依,从而奠定了全诗悲怆的抒情基调。
B.颌联诗人远望山河风景依旧,近看城郭毁坏、人民离散。对比之下,感情得到进步渲染,主题更加鲜明。
C.颈联中诗人似芦花样苍老,也像失巢的燕子,不知何处安身,拟人化的描写,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饱满。
D.这是一首登高怀古之作,结构层次分明:前三联写景,层层渲染、蓄势,尾联在此的基础上,转而抒怀。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化作啼鹃带血归”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诗的前面写国破家亡后金陵的残破荒芜的景象,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自己被俘北上时的孤苦悲凉,但诗人在末句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以死殉国,魂归故里的愿望,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晚
[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颔联描绘了一幅蝴蝶随着落花飞舞,燕子掠水而飞,拂过水面,荡起波纹的晚春画卷。(2分)颔联所写之景围绕“春晚”二字展开,动态逼真,轻灵飘逸,写出春色美好(1分),并引起下文抒情(2分)。
【小题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晚春时节,居住在池上柳边的倚仗老翁的形象。(2分)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感伤之意,(2分)以及朋友多已故去,交游日渐稀少的寂寞孤独之情。 (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先找出描写的意象,感受诗歌意境,描述画面。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回答人物形象时用“特点+身份”的形式表述。后两联集中抒发感情,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感伤,交游日渐稀少的寂寞孤独。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简称五律、七律。杜甫的《登岳阳楼》属于五律。
B.“赋”、“比”、“兴”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比喻的意思。李白的《哭晁卿衡》开头就点明人和事,“明月不归沉碧海”用比喻手法表达晁衡的溺海身亡,都是运用赋的手法。

C.《塞下曲》作者李益,四句诗分别化用了“伏波将军马革裹尸”“班超乞归”“秦晋之战”“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表达了为国家甘愿战死沙场的雄心壮志。
D.《早雁》以“早雁”与饱受战乱的边地百姓,以大雁四散惊飞喻指边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处境,是一首托物寓意诗,采用了象征手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李白的《哭晁卿衡》开头就点明人和事,是“赋”的手法,“明月不归沉碧海”用比喻手法表达晁衡的溺海身亡,是运用“比”的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