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23:26: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注】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B.得到“幽”“厉”之类的谥号,就“百世不能改”,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C.人们行事是否做到“敬”“爱”,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
D.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2)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公孙丑上》)请结合文段中“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C
(2)圣人大智大德,是人类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着孟子对人格的最高追求,但圣人与一般人之间并不是具有不可逾越的距离(或“圣人其实是从一般人中升华出来的”),平凡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


本题解析:⑴“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错,孟子认为应以尧舜为标准。⑵“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圣人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在儒生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涵。它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因而诵读语段,扫除文字障碍,弄懂文本意思,是做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 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 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 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1)骐骥一跃 哀吾生之须臾
(2)只是当时已惘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
(3)不坠青云之志 别有幽愁暗恨生
(4)俯察品类之盛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孟子)
③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 (《诗经·周南·关雎》)
④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⑤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 (《离骚》屈原)
⑥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


参考答案:①见贤思齐焉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君子好逑
④秋风萧瑟
⑤虽九死其犹未悔
⑥渺沧海之一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事无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施行,_______________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参考答案:(1)忍尤而攘诟/固前圣之所厚
(2)悉以咨之/必能(得)裨补阙漏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人不寐,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参考答案:(1)而闻者彰 
(2)形影相吊 
(3)长河落日圆 
(4)可以横绝峨眉巅 
(5)幽咽泉流冰下难 
(6)羡长江之无穷 
(7)栏杆拍遍 
(8)将军白发征夫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