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9-24 04:33: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题。
最近,宁波市政府向市人大提交了一份《宁波市停车场(修订草案)》,明确提出“新购车辆未配停车场所,拟不发牌证”。这则新闻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汽车社会所造成的现实困境:车位短缺、交通堵塞、碳排放量大、能源供应紧缺……汽车问题已成为城市不能承受之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太多了:金融危机成为中小企业不能承受之重;高房价成为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繁重的学业成为学生不能承受之重;父母过高的期望成为孩子不能承受之重……但也有人说,人生本没有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不能承受之重”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本题属供材料的命题作文。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①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②围绕中心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灵活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的能力。?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5~21分)
二等
(20~16分)
三等
(15~11分)
四等
(10~0分)
基础等级
50分
内容25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
?
(10~9分)
(8~6分)
(5~3分)
(2~0分)
发展等级
10分
?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在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中不少名将失手,而黑马却不时杀出。前者说,压力太大,影响了发挥;后者说,没有压力,发挥了高水平。看来,压力很可怕,是个怪东西。然而,人们又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看来,压力又不可少。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压力呢?
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记叙经历。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提示】“压力”随处都在。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国家。每个人都被“压力”压着。小学生有作业压力,中学生有升学压力,大学生有就业压力,成年人有下岗压力,企业有生存发展的压力,国家有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竞争的压力……人不能没有。压力又可以变为动力,促使人们不敢怠惰,永往直前。看待“压力”,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来到店里时,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昂贵的工艺碗,结果他还是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 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地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他的碗,许多声音变得铿锵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量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
  参照标准不同,感受的结果也就不同。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参照标准如果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请以“参照标准与感受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已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输得起的赢家
“零和游戏”是博弈论里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规则是任意局面中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赢,要么输。这表示局中双方是始终对抗的,一方利益的增加必然意味另一方利益的削减。这是个火药味很浓的“丛林法则”。
今天这个时代里,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竞争与战斗成为人们向往并习惯的生存状态。市面上充斥着的各种成功学宣示着一句响亮的誓言:我要做人生的赢家。可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也许不总是。“赢”的渴望固然让人充满向上的动力,但我担忧的是,激变求进的功利心态是否会让真正的理想远去,让和谐共生的环境退化,让坦然安静的生命喧闹不堪?
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输”的文化。
任何一个想“赢”的人都要能“输得起”。什么叫做“输得起”?不是“跌倒就再爬起来”就叫输得起,这顶多是在行为上积极反抗输的结果罢了。“输得起“是从内心里服输,有认输的勇气。坦白地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坦白承认自己的渺小与无力,是一件需要大智慧的事。俄罗斯撑杆跳项目的“女王”作为荣誉无数的“老将”,在奥运会上的失误频频,最终落败,但她面对观众与媒体的镜头,笑得那么从容,仿佛在不无遗憾的说:“好吧,也许是我老了。”文学大家巴金拿了一辈子的笔,晚年竟说自己称不上是“作家”。这不是矫情的自谦,而是在参悟文学义理之后的诚实的自评。
会“输”的人明白天外有天,所以他们懂得敬畏;会“输”的人明白前进的必然,因而他们懂的欣赏。孔子是大圣人了吧,可他承认在很多方面不及弟子,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放低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美国总统卡特连选失败,够丢脸吧,可他真诚的祝贺了继任者,并在余生仍致力于社会公共事务,因为他知道竞选中不论输家赢家,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可见,“输得起”的人更从容、大度、真诚、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不是一个攻击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前进的过程。胜负并不是最重要的,收获、学习、自适才是重要的。
任何一个想赢的的社会,都要尊重“输”的价值。在一个社会里,价值观念应该是多元共存的,我们鼓励良性的竞争,也要宽容光荣的失败;我们崇拜强者,也要尊重弱者。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有利于创新,也才更有人情味。
输得起的,才是真赢家!


本题解析:
(一)对材料的理解
这是一则就孩子学习问题的家庭对话,对话背景是孩子小轩的一次考试成绩被同桌超过,爸爸妈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小轩在一旁没有表达意见。材料中妈妈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鼓励孩子打败对手,要有竞争的意识和不服输的劲头;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行业也当如此。爸爸与妈妈意见不全一致,他以隆·克拉克的教育方法为例,认为要为别人好的表现高兴,也不要为自己输给别人而生气;这是人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它也会促使孩子的成绩变得优异,人也会变得彬彬有礼。 小轩在一旁没有说话。
(二)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材料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三个角色:爸爸、妈妈、小轩。三个人就教育问题或有意见表达,或有神态表现,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
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可从爸爸、妈妈、小轩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三)立意方向参考
1.妈妈角度
①从小应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如果未针对“从小”“孩子”等关键概念或不在教育的范围讲竞争,内容分考虑在二等);②人就是要有不服输的劲头,才能立足社会,取得成功;③人生最重要的是战胜别人,才能有成功的人生。(观点2、3近似。对妈妈的观点可以做否定的立意,如“无须与他人争高下,何必争输赢,自己有进步有收获就好”“人生不是以打败他人为荣,而是寻求彼此共同的进步”)
2.爸爸角度
①好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具有好的思想品德是分不开的;②我们需要有教学生做人的教育(学生阶段人的教育不可或缺);③不光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④胸襟宽阔、平和谦逊的人更能取得学习或事业上的成功;⑤竞争不用你死我活,而应该彼此学习共同进步;⑥能对别人的长处赞美是一种胸怀,是立足社会的重要品质。
(三)小轩角度
①教育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②对自己的事情,孩子要学会(敢于)表达意见。
(四)综合角度
①教育评价固然要关注考试成绩,但更要看重素质教育;②不要单以成绩评价学生,个人的品行考察才是最重要的;③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自身缺位,没有参与权,影响其创造力、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④妈妈在教育中的强势地位,对孩子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⑤谈论教育与人的关系(育人在整个教育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的关系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时龙江地域有一种雄鹰叫“海东青”,身小而健,凶悍无比,被称为“羽族之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似乎天下无敌的它,对手却是冬去春来的小燕子。史载:“海东青,燕能制之,群集缘扑即坠。”
  另据人们观察发现,在火灾发生时,众多的蚂蚁会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尽管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焦了,但更多的蚂蚁却得以逃生。
  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