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4 04:43: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史上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凭借小说集《传奇》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声名鹊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解冻以后,大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张爱玲研究热潮。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将这股热潮推向极致。大批学者趋之若鹜,纷纷致力于张爱玲及其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张爱玲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历史洞察力给当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中国人反省的参照,并给沉湎于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打了一针清醒剂。 A.声名鹊起 B.解冻 C.极致 D.趋之若鹜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含贬义。不合语境。A.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B.解冻:比喻解除思想、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等方面的冻结状态。C.极致:最佳的意境、情趣;达到的最高程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第一句和第六句,就会发现第一句的前面有个“也”,而且与第六句说的是同一个话题,因此两句不能分开,顺序是6、1,排除了B、C选项。从题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可以知道第二句是该文段的中心句。D中,将4放在6和1的后面,明显不顺。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列一段话四处有语病,请找出三处,并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大量事实证明:②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③教学效果的好坏,④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感情的好坏。⑤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⑥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⑦教学效果就会好;⑧否则,⑨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⑩而且还会滑坡。 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处“人际”;4处在“决定”后加“于”;6处“信任并尊重”改为“尊重并信任”。
本题解析:赘余;缺少被动介词;顺序颠倒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但是曾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现在在世界各国的支援下得以复建,成为一座颇具现代化的图书馆。 B.认识自己,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彻底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题;认识自己并且在人生战场中运筹帷幄,是人生的大智慧。 C.几年前,我们在西城的中学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湖北的武汉大学萍水相逢,真是说不出的兴奋。 D.这个部门的领导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运用正确的方法,一些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地得到了处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句“付之一炬”已含被火烧掉之意。C句“萍水相逢”指不相识者偶然相遇。D句“迎刃而解”已含有顺利发地解法问题之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都是汉乐府中的名篇,被誉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双璧”。 B.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管锥编》等,被世人誉为“文化昆仑”。 C.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桔灯》、诗集《繁星》和《春水》,小说《斯人独憔悴》。 D.中国现代文学揭开了中国文学史崭新的一页,这期间出现的第一本新诗集是郭沫若的《女神》;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本新诗集应是胡适的《尝试集》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