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5:24: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认真地遵守学校的教诲,并宣扬孝悌的道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到达千里的远方;不汇集小溪流,就不能汇成大江大海。
C.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天下的百姓像浮云一样汇集合拢来响应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现在君子的见识就赶不上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填写下文空白部分,哪一项表达效果最好(  )(3分)
不管生活给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                       
A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弯旖旎绚丽的彩虹
B给我以狂风,我就是一波汹涌澎湃的巨浪
C给我以考验,我就是一个坚强勇敢的斗士
D给我以阳光,我就是一只俊舞呢喃的燕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要求“表达效果最好”,例句的表达提示“什么”意味着“逆境”。B扣住了“逆境”,但没扣住“微笑”C不仅犯了与B项同样的错误,还没有把握形象化的写法D扣住了“微笑”,但没扣住“逆境”,且两句话没有内在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简要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5分)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统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参考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多样,技法高超。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首先将文段依据主要内容的不同进行分层,分为三层,这三层分别是宋、元、明三个时期,接着就内容继续概括即可,一定要注意题目不要超过26个字的要求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你按这一主题就城市的某一方面写一段话,表达对未来城市的憧憬,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则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
B.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C.语未毕,余泣(判断句)
D.令人长号不自禁(宾语前置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省略句,“语”前省略定语“其”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