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5:24: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        ②窥镜而自视
③位尊而无功                   ④太后盛气而揖之
⑤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⑤/②④/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顺承/修饰/转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3分)
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由此来看,A项中的“日暮”与“数峰”“北风”与“清瘦”都不符合要求;B项中“露侵”为主谓式,而对句中的“星斗”则是并列式,“晓寒轻”与“分外明”也是不符合;D项中“日落”与“寒鸦起”都是主谓式结构,而对句中的“柴荆”与“独自回”都是与之不相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
①蜀河镇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交界处,秦时设关,西汉置县。
②古镇的房子大都是用青石和石板筑建,许多老屋还保留着阁楼,开天窗,没有推拉式的门.都是一块一块的门板。
③古镇坐落在汉水边上,而且城镇有一半还建在江里。
④街巷的路也是青石铺成,石板的边角已经磨损,显出历史的悠远。
⑤西达川渝、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位置优越。
⑥还有一段路为坑坑洼洼的鹅卵石道,那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⑤③②④⑥(4分)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先找出说明对象①,然后再按照逻辑顺序来介绍历史背景、位置,故可得先⑤后③;由“大都是用青石和石板筑建”和“也是青石铺成”“还有”可判断出②④⑥。所以顺序为①⑤③②④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梗慨?苍桑? 重舀覆辙? 风云变换
B. 入厕?榆荫?无所顾嫉? 偏袒扼腕
C. 保母?长蒿? 题要勾玄?目绚良久
D. 萧瑟? 娇美?忸怩不安?惊心动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知/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