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4 05:25: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或熟语,然后加以解释。
  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明”字的成语或熟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责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的行为;再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题  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分句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谍战悬疑剧《风声》与史诗正剧《大地震》风靡神州大地。但观众个性迥异,需求不同,自然喜好与偏爱也各具特色。有人喜爱田园牧歌般的抒情散文,有人青睐摄魂惊魄的悬疑剧本,情天恨海的言情小说有人迷恋,惊涛骇浪似的骁勇檄文有人痴迷……不同的读者,有人沉醉静水流深,有人偏好荡气回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苏洵《六国论》中用“?”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李白《将进酒》中“?,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他强烈的自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白居易《琵琶行》中“?,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



4、单选题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唐代诗歌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四杰”。
B.白居易在诗文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浮华空泛,他与元稹、刘禹锡一起推动新乐府运动,把唐诗推向一个新高峰。
C.从《诗经》到宋代的诗都是古体诗。古体诗没有一定格律,形式比较自由。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四种类型。
D.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诗体,它是按一定格律写的,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



5、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听从母亲的要求,向母亲一遍有一遍地讲述摩德斯通带他去玩时听到的摩德斯通的一个朋友谈论的“漂亮的小寡妇”故事情节,说明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大卫·科波菲尔》)
B.“因为大卫的母亲很胖,当她穿好衣服后,不论何时稍微用力,她背上的扣子就绷掉好几个。我记得当她抱我时,两粒扣子飞到客厅的另一端去了。”(《大卫·科波菲尔》)
C.觉民抗婚。觉新同情觉民,但也劝觉民顺从高老太爷的意志。(《家》)
D.诗人甘果瓦误闯乞丐王国。爱斯梅拉达答应做他的“妻子”,才救了甘果瓦的性命,但她心里爱的是卫队长法比斯。(《巴黎圣母院》)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