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5:32: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的方式。下表是对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阅读载体和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概括出一条结论(不出现数字):(6分)

网络阅读载体调查
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调查
网络阅读载体
比例
阅读费用 
比例
电脑、手机
93% 
免费  
76%
IPAD或电子书
3%
1~5元/月
23%
其他
4%
5~10元/月
1%
结论:                                                                    
                                                                         


参考答案:结论:电脑和手机是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主要载体(电脑和手机是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首选工具),大多数人倾向于免费网络阅读。(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6分。)


本题解析: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可见电脑手机比例较高,相对其他则少。免费较高,其他则少。概括这些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一首短诗,另选择一个季节,写一首句式相同、内容相近的小诗。(5分)
晶莹的冬天
将我的生命
映衬得更加坚强
在广博的大地中
随雪花尽情地舞蹈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火红的秋天/将我的意志/渲染得更加坚韧/在浩渺的天地间/与红叶深情地对白。(另选春天、夏天均可,但所写内容必须符合不同季节的特点2分,句子格式完全与例诗一致2分,最后一句恰当运用比拟手法1分)


本题解析:
第一行,为偏正型短语;第二行,为介宾短语;第三行,为动补短语;第四行,为介宾短语;第五行,为偏正型短语。最后一句恰当运用比拟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处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论语》)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旁宫赋》)


参考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错、漏一字则该句不得分。本题总分6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比喻,运用得不够贴切,请予以修改。修改后要保留以“歌声”为本体。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修改:                                  。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骆驼穿过沙漠  高洁志向  雄深磅礴的黄钟大吕  嘈嘈切切的丝竹管弦  青春的岩浆灼灼奔涌


本题解析:
(须用比喻,意思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写道:“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请你也以“人一旦离开乡土”开头,另择喻体,写一组排比句。(4分)
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


参考答案:示例: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大雁随波逐流的无舵航船


本题解析:比喻1分,计4分。本体、喻体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