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5:35: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就下列词语分别写出一句话。(6分)
  示例?吹捧:吹捧是绚丽的肥皂泡,无限地膨胀,总会化成飞沫。
  ①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挫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逆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批评是优质的药品,诚恳地吞下,就能医治病痛。
②挫折是警诫的鞭子,勇敢地承受,就会跃马飞腾。
③逆境是暂时的黑夜,不断地追求,总能迎来光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闪烁超凡脱俗深奥矫往过正
B.凌虐沆瀣一气挚敬炙手可热
C.摩擦襟怀坦白作孽待价而估
D.恣睢罪恶昭彰锱重踔厉风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矫往过中的"往"应为"枉","枉"意为"弯曲";"往"意为"去;过去的"。词意为"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C项"待价而估"中的"估"应为"沽","沽"意为"卖";"估"意为"大致推算"。词意为"等有了好价钱就出卖。比喻谁给予好的待遇就为谁效劳"。D项"锱重"中的"锱"应为"辎","辎"意为"古代一种有帷子的车";"锱"意为"古代质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词意为"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武器、覆莸任镒"。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在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B.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C.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D.“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感受,深入地引发了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的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项暗换主语,应为“莫言的业绩,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C项重复赘余,“造成、遭到”重复,课将“遭到”删去。D项语序不当,“深入”应修饰“思考”。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
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
一个直截了当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打了个比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个直截了当地说:)老师让我们练字,其实也是培养我们严谨认真的学风。(一个打了个比方说:)研究生练字正如亡羊补牢,重塑形象为时不晚。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打了个比方”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比喻)的能力。注意材料中“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