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曾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作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人纸质图书的平均阅读量(统计对象为18-70周岁人群)
专业图书(本)
| 新闻娱乐报刊(份)
| 其它期刊(份)
|
4.39
| 77.2
| 6.56
|
材料二: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单位:本)
⑴ 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
⑵请你为“阅读日”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参考答案:⑴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偏少(1分),而且以消遣性的报刊阅读为主。(1分)
⑵示例:①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②静心阅读,感受文字之美;体验情境,尽享读书之乐。③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内容1分,表达2分)
本题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图表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中国人的阅读以消遣娱乐为主,图表二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中国成年人阅读量非常小,两个图表反映的问题合在一起就是第一问的答案。由第一问的答案可推知,第二问的宣传标语内容要写出读书的益处,并鼓励多读书,形式上要注意题干“至少使用一种修辞”的要求。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迅和青年们谈话,不爱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
B.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
C.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
D.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从丈中“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可知其是启发人们明辨是非,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按照要求在下面语段的横线补写两句话,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并注意字数限制。
近年来,韩国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申报成功;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列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针炙一起收入囊中;甚至向联合国提出汉字“申遗”等等。看来,(1) ,(2) 。
(1)以“韩国”为开头写一段话放入(1)处;(20字内)
韩国
(2)以“我们”为开头写一段话放入(2)处;(30字内)
我们
参考答案:(超两字扣1分)(1)韩国抢夺我们文化遗产的步子越来越大,(2分)(2)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积极主动地向联合国申遗。(3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结论性扩展,同时对开头进行了限定。注意“看来”一词表明后面应当填写的是总括性语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寒假里,几名高中毕业生相约去拜访当年班主任刘老师,李鑫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8分)
李鑫:(1)
刘老师:噢,李鑫啊。
李鑫:(2)
刘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李鑫:(3)
刘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家吧。
李鑫:(4)
刘老师:好的,再见。
参考答案:(1)刘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李鑫。
(2)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3)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4)好的,我们一定准时去拜访您。老师再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组加线词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