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5:48: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古诗文默写(5分)
(1)?,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2)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
(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已?
(3)酾酒临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14.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②归去来兮,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和《木兰诗》。
⑤ “文艺复兴”指14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就文学而言,意大利诗人但丁、英国戏剧家------------------ 是其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庄生晓梦迷蝴蝶 田园将芜胡不归 亦足以畅叙幽情《孔雀东南飞》 莎士比亚


本题解析:诗歌、作家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江月何年初照人。
小题2:欲为圣明除弊事,?▲?
小题3:?▲?,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4:我欲因之梦吴越,?▲ ?
小题5:人生得意须尽欢,?▲ ?。?
小题6:花径不曾缘客扫,?▲ ??。
小题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小题8: ?▲?, 任重而道远。


参考答案:
小题1:江畔何人初见月
小题1:肯将衰朽惜残年
小题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1:一夜飞度镜湖月
小题1:莫使金樽空对月
小题1:蓬门今始为君开
小题1:至今犹忆李将军
小题1:士不可以不弘毅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⑴,送我至剡溪”;王维《__________⑵》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___⑶《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⑷”。


参考答案:湖月照我影 山居秋暝 李清照 波心荡,冷月无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群贤毕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2)臣生当陨首,?。(李密《陈情表》)
(3)?,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滕王阁序》)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声声慢》)
(6)?,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1)少长咸集?(2)死当结草?(3)少无适俗韵?(4)烟光凝而暮山紫?(5)凄凄惨惨戚戚?(6)地崩山摧壮士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