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4 05:48: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默写(10分)
小题1: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2: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送夕阳,迎素月,?。(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小题4:?,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远吞山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具状。(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小题6: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7: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小题1: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小题2: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3:亦谪居之胜概也
小题4:云销雨霁
小题5:平挹江濑,幽阒辽夐
小题6: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小题7: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本题解析:默写(1)时,注意“矗”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鹜”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谪” “概”的写法。 默写(4)时,注意“销” “霁”的写法。默写(5)时,注意“挹” “濑” “阒” “夐”的写法。默写(6)时,注意“廊” “缦”的写法。默写(7)时,注意“暇” “哀”的写法。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宝玉挨打有哪些直接原因?真正的根源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
起因:
(1)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2)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3)贾环搬弄是非,诬告宝玉逼死金钏儿。
(原因一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
根本原因: 贾政痛恨宝玉鄙弃功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不能成为他的继承人,他痛恨宝玉的离经叛道,这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与叛逆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2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可以选择自己更熟悉的小题,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简答题。 (5分)
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指《红楼梦》中一个女子的命运。请问她是谁,并简述其身世、性格与命运。


参考答案:贾探春。身世: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性格:因为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应根据平时对名著内容的记忆,按照题目要求作答。从题目中的“判词”里“才自清明志自高”一语可知此人聪明有才,自许清高;而“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则暗示此人将乘船远离家乡。于是根据大观园中各位小姐的身世不难知道此人是贾探春。然后再根据《红楼梦》中所写内容回答问题。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死而死矣,____________,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____________,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3)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夫在殷忧,____________;既得志,____________。(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6)?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参考答案:(1)而境界危恶?痛定思痛
(2)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3)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4)必竭诚以待下? 则纵情以傲物
(5)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从自然中体会人生,从生活中领悟哲理,是古人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关照。曹孟德面对莽苍大海,感受到了“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屈原从时光的流逝中,领悟到了“惟草木之零落兮,              ” 的时不我待;李白从黄河水的汹涌奔腾里,体会到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的岁月匆匆;苏轼通过游赤壁,抒发了“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的欣喜……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西汉末年刘向,依国别略以时间编次,定著为《____ 》三十三篇,汇集了一批栩栩如生的纵横家形象和权变故事。
(4)雨果是19世纪法国_       ___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