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九)
2017-09-24 05:51: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清传奇的代表作。 C.“家国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主题之一,唐代杜甫的《春望》和南唐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抒发了国破家亡的之痛。 D.诗人经营意象往往匠心独运,徐志摩用“凉风”下的“水莲花”比喻姑娘的娇羞,而舒婷则用“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现代女性的独立。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荒:荒芜 B.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辍:停止,引申为废止 C.君子有常体矣——体: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 D.礼义之不愆兮——愆:犯过错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1分) 读李翱文?欧阳修 ①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②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感二鸟赋》,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韩愈之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之心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③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注】①疏:注释。②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又诧异李渊能用一支军队取得天下。神尧,指唐高祖李渊,他的谥号为“神尧皇帝”。③贱远:指职位低贱、被朝廷贬斥在远方的人。这里暗指范仲淹等。小题1:第①段作者“始读翱《复性书》”后不以为然;“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后的看法是??;“最后读《幽怀赋》”后的感受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小题2:阅读第②段,比较韩愈写《感二鸟赋》和李翱写《幽怀赋》“之心”有何不同。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韩愈之心”:? “翱之心”: ?? 小题3:对本文写作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借题发挥 B.以小见大 C.抑扬结合 D.对比映衬
| 小题4:宋代李涂说,欧阳修许多论及时政的文章“有‘呜呼’二字,固是世变可叹”。本文与《伶官传序》都有“呜呼”二字,请概述其所感叹的内容。(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黄香传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①。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②,帝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③,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诏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④,昼夜不离省闼⑤,帝闻善之。 ……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⑥,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释〕①江夏:古代郡名,今属湖北省。②元和:东汉章帝年号(公元84年)。③邸(dǐ):古代侯王在京城的任所。④台:古代官署名。⑤省:这里指尚书省。省,官署名。⑥延平:东汉殇帝年号(公元106年)。⑦伐冰食禄之人:指做官的人。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除郎中除:任命,授职。 B.时千乘王冠冠:位居第一。 C.助官禀贷禀:给与谷物,同“廪”。 D.后坐水潦事坐:因犯……罪或错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诏香殿下知彼知己,胜乃不殆
B.乡人称其至孝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乃悉以赋人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D.数月,卒于家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
小题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文强忠孝仁爱、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①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 ②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 ③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④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⑤拜尚书郎,数陈得失…… ⑥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 ⑦香曰:“……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 ⑧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A.①②⑤⑦
B.①③⑤⑦
C.②③⑥⑧
D.③④⑤⑧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黄文强为人至孝,躬执苦勤,而且博学经典,究精道术,文章写得好,所以不仅深受太守刘护爱敬,而且得到皇上器重,任用郎中之职。
B.黄文强当尚书郎时,多次向皇上陈述政事得失,而且常住官署,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因此得到皇上称赞和赏赐。
C.延平元年,东汉易主,黄文强被贬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爱民如子,把郡中旧有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耕种,在饥荒时又把自己的俸禄和受到的赏赐分发给贫穷的灾民。
D.因为水灾之事,黄文强被罢免了魏郡太守的官职,过了几个月便死于家中。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
(2)后诏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
(3)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18分)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缀花瓣,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众乐皆作,与真乐不异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玙之乐”。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祖,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凄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节选自《西京杂记》卷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盈:满。
B.辄使夫人击筑辄:就。
C.吹笛击筑筑:拍打。
D.菊华舒时舒:绽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作蟠螭,以口衔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则众乐皆作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C.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愿为小相焉
D.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咸阳后,见到许多奇珍异宝,但一概不动,表现了他的政治谋略。
B.对咸阳宫的珍宝描写,有传说的虚构成分,作者只是对传说加以记载,而不出面评论。
C.侍女对皇宫生活的回忆,充满了留恋之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批评侍女贪图享乐的思想。
D.所选笔记段落,记事细腻,表现了笔记文的特点,作者不动声色地细细记载一些事情,结合历史全面来看,就会发现隐得很深的一些情感态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九 月 九 日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 华 舒 时并 采 茎 叶 杂 黍 米 酿 之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之 菊 华 酒。
(2)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3分)
?
(3)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