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5:57: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读者披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信息不超过20个字)(6分)
据介绍,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共同拟定有关塑料袋有偿使用的办法,但有偿使用理论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新的费用负担。因为原来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收费实际上已经计入商品的成本里面去了,现在只是把隐性的变为显性的。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以后,塑料袋使用总量将会大大减少。
(1)                                                                       
(2)                                                                        


参考答案:(1)有偿使用塑料袋不会给消费者增加费用负担。(2)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可以节约能源。


本题解析:找出重要语句“有偿使用理论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新的费用负担”和“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以后,塑料袋使用总量将会大大减少”,从中筛选出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樯橹暮霭望帝啼鹃残羹冷灸
B.惋惜鼎盛雄姿英发肝脑图地
C.弹劾自诩礼上往来枯燥无味
D.帷幄跬步惶恐不安节外生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量枉费抹稀泥欢渡良宵 
B.遣责契机迷彩服奴颜婢膝 
C.恻隐蛰伏顶梁柱不近情理
D.赌博暴烈打磕睡春风骀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是(?)
(1)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___.
(2)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_________。
(1)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2)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B.ab
C.ba
D.b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项选择时根据语句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做出判断。应为先感受形象,才能深入意境,最后才体会意境美。(2)项结合前一句“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从句式特征上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汉文帝“崇尚节俭”。他不仅管住自己, ① ,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帐不文绣”,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例子。 ② ,甚至预先安排后事时一再强调丧事节办,厉行“薄葬”,严防浪费。当然,他任意赏赐铜山于近佞宠臣邓通之类记载的传世,说明 ③ ,但这毕竟瑕不掩瑜。


参考答案:①而且也基本上管好了身边的人;②他不仅生前节俭;③汉文帝的节俭也并非尽善尽美(答对一句2分,答对两句4分,答对三句得5分)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由“不仅”可得出“而且”,管的人,从后文可知,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可概括为而且也基本上管好了身边的人;从“甚至”可知与上文有递进关系,与“预先安排后事”具有递进关系的内容,自然是在生前,由此可概括为他不仅生前节俭;从上文“当然”“他任意赏赐铜山于近佞宠臣邓通之类记载的传世”,下文“瑕不掩瑜”可判断出,汉文帝的节俭不是很完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