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9-24 06:03: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5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们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少焉,月出手东山之上,?。(苏轼《赤壁赋》)
肯与邻翁相对饮,?。(杜甫《客至》) (2)?,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3、语言运用题  参照“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副主题的内容,写一组由比喻构成的排比句。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莞尔言讫乌蓬船不落言筌
B.栏楯哂笑刽子手突如其来
C.发轫蜇居棕榈树钟鼓撰玉
D.废弛婆挲百衲衣锱铢必较



5、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的运行一般拒绝平滑单一的直线型模式,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小说如《清兵卫与葫芦》就是“吞吞吐吐”的。
B.短篇小说常常从事件的一点切入,从“生活横断面”观看世界人生。《半张纸》就是截取了一个生活故事的最后一个瞬间。
C.小说中的情感应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它要停留在将要漫溢而未漫溢的状态。在《山羊兹拉特》中,我们就看到情感蓄积的过程。
D.大部分小说是虚构的,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如《沙之书》;但有些小说却不是虚构的,如《礼拜二午睡时刻》。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