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段时间由于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宣布对南海部分岛礁拥有主权,致使我国维护南海领海、领土主权完整的行动越来越困难。
B.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举行,各大报纸届时都将对亚运会开幕式在显著位置作详细报道。
C.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塑造出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技发展水平则是一个国家富强与否的标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缺主语;去掉“由于”或“致使”。B中语序不当,应将“在显著位置”放在“对亚运会”前。C“塑造”与“理念”动宾不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短文第二段的画线处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中心明确,语句通顺,至少有一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早年,雨伞没有美丽的色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张开臂膀,挺身而出,主动承受着风雨,为的是给人们一份温馨。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紧缩着身子,悄悄地站在房间的角落里,甘心寂寞。
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今,雨伞的心灵和外表都非常美丽。
参考答案:于是,就给它穿上了漂亮、多彩的衣服。平时,它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静静地处于主人居室的角落里;风雨中,它则绽放盛开,为主人撑出一片晴朗的天地,雨景中也便增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
本题解析:根据现有信息进行扩展时,注意把握住第一段中雨伞的两种状态——在雨中和在角落里,可具体描写雨伞的形象,并按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阅读下面文段,准确摘抄与脂砚斋每条批语相应的语句。(4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A。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C,黛玉也哭个不住B。一时众人慢慢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D。
脂砚斋批语四句:
①写尽天下疼女儿的神态。②自然顺写一笔。③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④傍见一笔,更妙。
1.与脂批①相应的语句( )
2.与脂批②相应的语句( )
3.与脂批③相应的语句( )
4.与脂批④相应的语句( )
参考答案:
①早被他外祖母搂入怀中,心肝肉叫着大哭起来 A; 2.②黛玉也哭个不住 B; 3.③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D;4.④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 C。
本题解析:A是关于神态的细节描写,B是侧面描写,C“也”是过渡之语,D“——”表明解释说明。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以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来写从树缝里透过来的路灯光暗淡中又明暗不均的特点。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痣一点。——以比喻的手法写山和山上的小屋,可以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妩媚动人的面容,以突出小屋与山的和谐美。
C.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以拟人的手法写风吹动树叶,形象地交代了时间,同时也写出了园中的静。
D.我只觉得外出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着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说“山路自动地后退”,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山路”对作者的理解,突出了作者高兴的心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除了善良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B.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十分高兴。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圣雄甘地被刺的消息有如春风野火,迅即传遍了印度,耸人听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D.“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是一个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