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6:22: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明清诗话称盛唐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有“泠然独往”之趣。“独往”一词确实常见于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由于其含义最适合描写隐逸生活和山水风光
②与之相关的还有“虚舟”一词,亦多见于唐代诗文
③这就是盛唐山水诗独具“泠然独往” 之趣的基本原因
④后来在两晋玄学、道教佛教的典籍中得到多重解释,内涵愈益丰富
⑤因而其意象自然化为山水诗意的组成部分,能表现盛唐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妙语
⑥“独往”与“虚舟”是一对源自《庄子》的哲学概念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⑥④⑤①③
C.②⑥①④⑤③
D.②⑥④①⑤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少年朋友说:“我想学好作文,就是太难了,没有信心。”其实,。你想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易易地就学会、学好作文,那自然是不行的;但你只要,那就一定能学会学好。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愿意学,有恒心地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愿意学,有恒心地学
⑤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⑥认真学,愿意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 学
⑦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⑧愿意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④
C.甲⑤乙⑥
D.甲⑦乙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根据前后文的关系甲强调的是“信息”,乙强调的是“做”,⑦⑧最符合这两点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B.宝玉去看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到:“莫失莫忘,仙寿永昌。”紫鹃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宝玉挨打后,林黛玉倍感伤心,不禁感怀身世,于暮春时节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写下了抑郁不平之气的《葬花吟》。
D.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去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

E.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公债市场的斗争能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看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地叫道:“我们大势已去了呀!”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黛玉”应为“宝钗”, “紫鹃”应为“莺儿”;C,黛玉葬花在前,宝玉挨打在后。所以选B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发(jī )送(nuó)契夫(kē)尔( wǎn)
B.逦(yí )住(zhèng)手(cuō)浑噩噩(hùn)
C.眷(qīn )恶(zèng )央( měi)皮( xiān)
D.船(xián)辱:(diàn)连:( lěi )笑(chī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诃(hē),B浑(hún),C憎(zēng)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B.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中国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
C.深秋的颐和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潭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D.每次试验,王军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