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9-24 06:2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文: (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①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乙文: (勃)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瞿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文艺上》、《唐才子传》) 【注】①三珠树,传说中的仙树,后喻指俊才。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勃六岁解属文( ) (2)会赦除名( ) (3)乃瞿然曰( ) (4)勃属文,初不精思( )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交构之渐——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而浮躁浅露——早缫而绪 D.召为沛府修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两篇短文,概括王勃这一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都督阎公开始时为什么“怒”,到后来又为什么又“极欢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选出下面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选出下面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 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 ?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特以一言寤意? 特:只。 B. 见上连年治太子狱? 狱:案件。 C. 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 德:恩德。 D. 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 曩:从前。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有智”的一组是(? ) 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 ?②公独明其不然 ③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④劝上施恩惠,缓刑罚 ⑤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 ⑥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千秋为人敦厚,敢于直言。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恰遇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事情过了很久,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 B、车千秋“特以一言寤意”而取相封侯。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 C、车千秋处事智谋,居位尽责。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就借祝寿机会宽解皇上;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怡养精神。 D、车千秋位居丞相,顾全大局。武帝驾崩,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他对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因此很被霍光敬重。 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余,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歧。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从攻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项羽既已死,汉王为帝。其秋,燕王臧荼反,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涿五千户,号曰涿侯。以右丞相别定上谷,因攻代,受赵国相印。以右丞相赵相国别与绛侯等定代、雁门,得代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还,以将军为太上皇卫一岁七月。以右丞相击陈豨,残东垣。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攻其前拒①,陷两陈,得以破布军,更食曲周五千一百户,除前所食。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得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千石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商事孝惠、高后时,商病,不治。其子寄,字况,与吕禄善。及高后崩,大臣欲诛诸吕,吕禄为将军,军于北军②,太尉勃不得入北军,于是乃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况绐③吕禄,吕禄信之,故与出游,而太尉勃乃得入据北军,遂诛诸吕。是岁商卒,谥为景侯。子寄代侯。天下称郦况卖交也。 孝景前三年,吴、楚、齐、赵反,上以寄为将军,围赵城,十月不能下。得俞侯栾布自平齐来,乃下赵城,灭赵,王自杀,除国。孝景中二年,寄欲取平原君④为夫人,景帝怒,下寄吏,有罪,夺侯。景帝乃以商他子坚封为缪侯,续郦氏后。缪靖侯卒,子康侯遂成立,遂成卒,子怀侯世宗立。世宗卒,子侯终根立,为太常,坐法,国除。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 注①前拒:前沿阵地。②北军:汉朝驻守京师的部队,因驻扎在长安城北,故名。③绐:欺骗。④平原君:景帝王皇后的母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食曲周五千一百户,除前所食除:收回。 B.商事孝惠、高后时,商病,不治不治:得了不治之症。 C.天下称郦况卖交也卖交:出卖朋友。 D.为太常,坐法,国除坐法:因犯法而判罪。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秋,燕王臧荼反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曾从事 B.因攻代,受赵国相印不如因而厚遇之 C.而太尉勃乃得入据北军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景帝乃以商他子坚封为缪侯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郦商“能征善战”的一组是
①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②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③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④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
⑤还,以将军为太上皇卫一岁七月。⑥得俞侯栾布自平齐来,乃下赵城,灭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曲周侯郦商自己聚集了一伙年轻人四处强拉人入伙,得到好几千人,后来到歧投靠了沛公。
B.郦商以右丞相加赵国相国的身份带兵和绛侯等人一起在平定代和雁门的战斗中,活捉了代国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共十九人。
C.刘邦称帝后,藏荼、黥布相继叛乱,郦商奉旨平叛,再建勋功,晋封为右丞相,曲周侯,食邑五千一百户。
D.景帝中元二年,郦寄打算娶景帝王皇后的母亲平原君为妻。景帝大怒,判定他有罪,把他贬为小吏。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攻其前拒,陷两陈;得以破布军。?(5分)
(2)于是乃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况绐吕禄,吕禄信之,故与出游。(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①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
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②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③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昏。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④也。
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齕⑤,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
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敛⑥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
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
【注】①帖括:科举考试文体名称。②系累:捆绑,拘囚。③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④从臾:同“怂恿”,劝导。⑤齮齕(yǐhé):咬噬。这里引申为毁谤、中伤。⑥含敛:意思是办理丧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过:拜访。
B.每受人负 负:亏欠。
C.迎而舍之 舍:留人居住。
D.逡巡未果 逡巡:滞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王君与余同年月生 ②宁人尝与我言
B.①少为帖括之学 ②能为君办之
C.①其居财也有让 ②比其归也
D.①以朋友为天伦 ②而余以穷厄蹇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记述的王略,为人仁爱,乐善好施,视朋友为兄弟,行文凸现了他仁义的品行。
B.本文写王略,在概述他的品性、行为之外,还通过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他的为人及对我的挚情。
C.本文写作者怀念朋友王略,既有敬佩、感激之情,也有自己不能帮助朋友的内疚、痛苦之情。
D.本文语言平实,叙事客观,通篇不事修饰,文章详略得当,体现了作者自如驾驭材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