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小题2:文中第⑨段两个“收容”的含意是否相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全文多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江南,是杜牧的”?请结合自己读文的感受加以探究。(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A.
小题:B.
小题:C.
本题解析:
小题:A.[A出现于第①段“而专制主义和孔盂之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澄清”的前面,属于另一个话题]
小题:B.[将“道统”的含义缩小了,不合文童.原文说:“道境首先是思想学术的统系和精粹……也体现为古来贤君良臣面对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
小题:C.[依选文第④段末句可知。A‘而儒家不是”大绝对.B“都是”缺乏依据。D“决定性作用”有失分寸,不符合原文“对肆无忌惮的皇权多少有一点威慑性”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中国果汁业面临苹果短缺
现在是中国北方观里镇收获的季节,成熟的苹果在道路两边堆积如山,挡住了从各地开来的拖拉机、卡车和农用车。
中国是世界头号苹果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近一半。它也是世界最大的苹果汁生产国,约占世界苹果汁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越来越多的中国苹果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甚至澳大利亚。尽管观里镇有大量的苹果,但仍无法满足果汁企业的需求,这些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超出了果园的种植速度。寒冷潮湿的天气造成苹果产量降低,又加剧了这种短缺。
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烟台市观里镇农民用玉良说:“农民们在所有地方都种了苹果树,这里以前种的可都是粮食。”11月初,他指着种满苹果树的田地对记者说:“还是供应不上,果汁企业的需求量太大了。”同该地区许多人一样,周玉良在过去几年从种庄稼转为种苹果,以增加收入。他简陋的家里现在有了洗衣机和电冰箱,11岁的儿子在附近的城里上学。
作为橙汁的替代品,苹果汁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自2004年以来,中国苹果汁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以上。由于巴西放弃种橙子而改种生物燃料作物,以及美国仍受到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后续影响,国际橙汁价格一路飙升。
行业管理者说,中国现在的浓缩苹果汁年生产能力约为170万吨,接近世界每年约180万至200万吨的消费量。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的生产能力都超出了波兰2006、2007年度的苹果汁出口总量。波兰是世界第二大苹果汁生产国。但中国人自己却很少喝苹果汁。生产能力的扩大引发了对苹果的抢购。大连一家有机食品出口公司的总经理吴竺说:“果汁企业向全国各个地方派出卡车和业务员,抢购苹果。”中国陕西省一家果汁企业的管理人员说:“你在周边买不到足够的苹果。你必须跑200公里去找苹果。”
行业管理者说,尽管缺乏可靠的数据,但由于春季的霜冻,中国一些地区2007、2008年度的苹果产量下降幅度高达50%至60%。他们认为今年全国产量在2000万至2500万吨之间。美国农业部驻北京的机构说,在截至明年6月份的这一年度,中国的苹果产量将比上一年度的2600万吨下降12%。美国农业部说,去年全球苹果产量为4600万吨。一家果汁企业的管理者说:“今年的苹果汁产量可能达到80万吨。”伴随着运输成本的增加,苹果短缺已经推动中国浓缩苹果汁价格从1月份的每吨1000美元上涨到约2000美元。几年前,浓缩苹果汁价格仅为每吨500美元,被看作是橙汁的低价替代品和甜味剂。
由于中国目前主导着全球苹果汁的供应,买家别无选择,尤其是当霜冻造成波兰产量下降以后。除了作为新鲜果汁饮用外,苹果汁还广泛用作饮料、蜜饯和酸奶中的甜味剂。今年,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的强烈质疑。但管理者们发现果汁行业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因为该行业由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大型企业主导。他们说,生产苹果汁主要采用巴氏消毒法。农民们也用纸袋将树上的每一个苹果保护起来,这样就不会受到化学品的污染。
一些管理者说,苹果短缺可能还要持续几年,因为新的苹果树结果需要3到5年时间。
海升公司的一名管理者9月份说:“自2005年以来,已经种植了更多苹果树。苹果的供求关系大概会在3年内最终实现新的平衡”。
1.根据文章,以下选项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汁生产消费国,约占世界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
B.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生产的果汁都超出了波兰2006?——2007年度的苹果汁出口总量。
C.农民们也用纸袋将树上的每一个苹果保护起来,使其不受到化学品的污染。
D.中国的苹果汁产量将比上一年度的2600万吨下降12%。
E.中国是世界头号苹果生产国,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2.造成中国果汁业苹果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答:_? ??
3.面对苹果短缺,果汁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4.你从文中发现哪些值得忧虑的现象?
答:?
参考答案:1.C?E ?
2.①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超出了果园的种植速度。
②春季的霜冻造成中国和波兰苹果产量降低,加剧了苹果短缺。
③国际橙汁价格飙升导致其替代物苹果的需求量大增。
④新的苹果树结果需要3到5年时间,生产周期较长。 ?
3.①全国各个地方派出卡车和业务员,抢购苹果。②种植了更多苹果树。 ?
4.①农民们在所有地方(包括以前种粮食的地方)都种了苹果树。
②中国果汁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能力,自2004年以来,已经扩大一倍以上。
③抢购容易进一步抬高苹果价格,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④由于中国市场未充分开发,国际市场苹果汁价格一旦下跌,中国企业和百姓将损失惨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教室,出错的地方
教室,一个古老的概念,传统的解读: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教室,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读:教室——阅览室,飘荡着书香,充溢着阅读的自由;教室——工作坊,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用各种工具操作,飘荡着问题,充溢着探究;教室——游戏间,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是学习,飘荡着欢乐,充满着智慧。当然,教室还可以是聊天室,等等。理念变了,内涵丰富了,功能也变了。
最近,我又从另一个维度对教室作了解读。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说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室和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对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提升,是对教师最实在、最严厉的挑战。其一,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其二,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其三,教室,出错的地方,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越。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语),进而去创造。而“神圣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二是功利心。突破旧习惯的束缚,摒弃功利之心,让好奇心在“出错”中发出神圣的光彩,那么,人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体现,那么,学生才会有神圣的创新。
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其实,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观念中认为教室就是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
B.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室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是充溢着阅读自由的阅览室,可以是观察实验的工作坊,可以是充满智慧的游戏间等。
C.让学生没有错误,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保护。
D.学习往往是从问题,甚至是错误开始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允许学生出错,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也是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尊重。
B.最活的课堂是在学生“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生成的课堂。
C.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D.完美的教学,就是完美的课堂。
3.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室,出错的地方”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需要人们对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具有全新认识。
B.只要出了错,就能发展和成功。
C.持有“教室,出错的地方”这种理念的老师多是教学灵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又给学生以宽容和自由学习空间的老师。
D.好奇心往往是学生神圣创新的前提。
参考答案:1.C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王夫人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说说此玉的来历?
参考答案:
此玉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最后一块石头,历经日月有了灵性,想下界历练一番,因此幻化为美玉伴随宝玉降于人间。
本题解析:考查对作品的情节的把握能力,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