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 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奥运会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个字)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溽暑(rù?) 果脯(fǔ?) 未雨绸缪(móu) 夙遭闵凶(?mín?) B.畏葸(xǐ?) 搠倒(suó)? 流觞曲水(shāng) 雕栏玉砌(qì) C.赍发(jī?) 迤逦(yǐ) 得鱼忘筌(quán) 博闻强识(zhì) D.肖像(xiāo) 挑衅(xùn) 锱铢必较(zī) 钟鼓馔(zhuàn)玉
3、语言运用题 用“……使……”这种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答:? ?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4月7日,扬沙天气袭击我市,这提醒我们必须保护好现有的植被,严禁乱砍滥伐,建立起____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②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____的牧场上,形成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③这首词“落霞明”一句衬出天宇的____,也渲染出暮景的绚丽,整个境界空旷而略带寂寞。 ④他遇事不够冷静,常____用事,这使他的一些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A.遏制 辽阔 寥廓 意气 B.遏止 辽阔 寥廓 义气 C.遏制 寥廓 辽阔 义气 D.遏止 寥廓 辽阔 意气
5、语言运用题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随时受不了”这句语词来自一个叫崔成浩的朝鲜人写的微博,他自称被派到中国留学。崔成浩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大规模恶搞,我相信真正的朝鲜人没这个胆量。崔成浩的习惯用语是“一本正经”和“随时受不了”。试举一例:① “那时,金正日将军一本正经地视察冬季蔬菜生产,对冬季能生产粗长翠绿的黄瓜交口称赞。” 崔成浩用官方语言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解构,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②不但戏谑了神圣,又娱乐了大众。这两个词引发了模仿潮,很多人在微博上用“一本正经”绚耀自己的不正经,用“随时受不了”显摆自己很愉悦的心情。 (1)划线句①中有一个成语用错,请改正。(1分)_____改为________ (2)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_____改为_____ (3)划线句②有语病,请改正。(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