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6:55: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加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都不正确的一项( )
A 久蛰之人心:本义为虫子冬眠,文中引申为不觉醒、不奋发。
B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本义是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
C 踬踣者屡:本义为跌倒,引申为遭受挫折。
D 室始洞然:本义为明亮,引申为宽敞。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洞”的本义是疾流,引申为明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从骊山下,芷阳间行。
C.杀人如不能举,人如恐不胜。
D.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题干“翼”的用法是名次活用作状语。A.籍:按户口登记,名动;B.道;取道,名动;C.刑:惩罚,名动;D.兄:像兄长那样,名状。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项“已”同“矣”,C项“振”通“震”,D项“反”通“返”。
点评: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一些通假字,有时有利于我们较为顺利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妈妈说,那个古董是祖上?下来的,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②风云组合球队?很强,此次比赛我们一定要精心准备,不可以轻视。
③有的农民仍很迷信,一遇到干旱天气,就有人抬着祭品来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A.留传实力祈求
B.流传势力祈求
C.流传实力乞求
D.留传势力乞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留传:指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实力:实在的力量;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祈求:恳切的希望得到;乞求:向人讨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希腊和罗马毁灭之后,西方文明陷于中世纪的黑暗之中。“蛮族”入侵之后,用他们的巨手,满不在乎地就把希腊罗马的文明_____进了海里,使之_____入了冰冷的深渊。待到千年之后,人们从历史中_____ 起那些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碎片,已很难再_____出一个完整的原型。
A.扫堕捡拼
B.扫掉拿拼
C.赶堕拿造
D.赶掉捡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一段文字中动词的选用。动词的选用要据搭配习惯和词义进行。比如本小题的第三空“捡/拿”可据搭配习惯,“?文明的碎片”用“捡”更为合适。考生做题时不必一空一空地填写,先选填容易判断的项,用排除法进行。“扫”和“赶”都有“使离开”的意思,“扫”有“除去(垃圾)”之意,“赶”有“驱赶(走)”的意思,据文意,可排除“赶”所在的C、D两项;第三空“拿”和“捡”都有“使……到手里”的含义,从搭配的情况来看,“文明的碎片”用“捡”好。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