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4 07:04: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第一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第二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第三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
B.陶文钊表示,在奥巴马政府看来,目前东亚力量失衡,美国希望重启“东亚平衡”,以期在日趋重要的东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C.19岁那年,钱伟长以中文100分,历史100分,其他各科加起来不到100分考入清华大学,最终进了物理系,而物理他只考了5分。
D.在当天酒会上,华谊兄弟宣布,华谊天意公司将投入巨资,筹拍古典史诗巨作《曹操》,全面而客观地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始于唐,盛于宋。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D.《阿房官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动漫”是由两个词缩略结合产生的,需要给予人们一个禁得起推敲的解释,相关解释倒是已经给出了数个,又总是出尔反尔
B.在政府严禁大面积拆迁的情况下,某些房地产商偷换概念,剥茧抽丝,“小片小片拆”,“小片小片建”,到最后再连成一个整体。
C.林书豪在其职业生涯首发的前五场比赛中,目无全牛,组织有方,率领球队连战皆捷,迅速成为球迷们崇拜的新偶像。
D.商家对“赠品经济”绞尽脑汁,虽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会变,只有棋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5、单选题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表示谦敬意思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赠送的这张相片十分珍贵,我一定好好惠存
B.这是我的涂鸦之作,你可别见笑。
C.你家父和蔼可亲,待我如亲生儿子。
D.你的事情,我当然会海涵,不会计较的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