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7:14: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水中的倒影
【俄】亚.索尔仁尼琴
在水流涌动的水面,无论是远还是近的倒影全都辨认不出,即便水流清澈,即便水流上没有泡沫,——在经常涌动的水面,在永不休止的水的替换中,倒影是不真实的、不清晰的、难以理解的。
只有当水流穿过一道又一道河抵达一片安静、开阔的海湾,或是在小河湾中驻足,或是在水波不兴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在镜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边树木上的每一枚叶子,淡淡白云中的每一抹云絮和天空那丰满而又蔚蓝的深处。此亦似君,此亦如吾。如果说,我们百般努力,至今仍未看见、仍未观照到不朽的、清晰的真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还正在向某处运动,我们还正在生活?……
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100字左右。(6分)
答:                                                  


参考答案:示例:(1)能,事物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发展变化的,人是会跟随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改变乃至深化。
(2)否,辨认与观照事物须得在静止的状态或事物运动结束之后,静观默会、凝神结想,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与全貌,才能达成清晰的认识。
(3)辩证的认知,既可以在运动中也可在静止的状态下认知事物。此外,还可以从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及因认识事物角度的不同,来分析认识的变化。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认识事物、阐明观点的能力,依据文段中的内容,可以总结出文段中的观点,可以认同这一观点,在运动中不能辨认事物或认清自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谈论;也可以逆向思维,否定文段中的观点,认为能,依据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辩证的考虑问题,得出两者皆可的结论,但不论持哪一种观点,重要的是言之成理。依据文段内容阐明观点,是比较灵活的题目,但核心是文中的观点,如本段中的观点是在运动中不能辨认事物或认清自我,可以选择认可,也可以反对,但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明道理。切忌丢开文段,另起炉灶,脱离了答题的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B.现在,“潜规则”竟然要往桌面上摆,权力“世袭”还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竟然挂起了“稳定干部队伍”的幌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C.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令行禁止”形容法纪严明,这里属望文生义之误。本题为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成语使用不当有这样五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褒贬失当、语意重复、语境不合。这道考题的特点在于要求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这就需要考生要做到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解题策略有:正确理解词意;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辨析语境;注意语义重复现象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全都有语病的一组是(?)
①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②罚款不像其他名目的收费,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好走上歧途去弄钱。
③事故发生之后,中共黄海市委非常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办。
④历史上也曾有过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烈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⑤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只300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立目地站着一名士兵。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上面的5个句子中,只有③是没有语病的。下面分析一下其他几句话的语病。
①的毛病是成分残缺。全句的谓语是“担当”,它的宾语没有出现,应在句末加上“重任”一类的名词。
②的语病是两个,一是语有歧义,一是用词不当。“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其他名目的收费”,也可以理解为“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罚款”。用词不当,指的是“走上歧途”,应改为“想方设法”;因为“走上歧途”有它的特定含义,比喻的是“错误的道路”,并非实指“路”,指的是看不见的人生之路。这后半句话,可以改为“有的只好想方设法去弄钱,最终走上歧途”。
④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句中的“文韬武略”是名词性短语,在句中充当“英烈人物”的定语,显然缺少一个动词,因为它只有构成了动词性短语后才能充当定语。修改方法,在“文韬武略”前加上“胸有”一类的动词就可以了。
⑤的语病是语序不当。“横眉立目”应是“士兵”的定语,原句误将其用作状语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冰城哈尔滨那鹅毛般飘飞的雪真让人喜欢。??
因为?
①朔风裹挟着雪花,交织成一片白色的网,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
②它们忽上忽下交织成一片白色的网,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
③雪花常常冰丝丝凉津津地落在我的头上、脸上,寒气袭人
④这时,我常常走出去,任它凉津津甜丝丝地在脸上亲吻
⑤哈尔滨的雪美却可畏,片大而茂密,让人望而却步
⑥哈尔滨的雪特别可爱,片大而茂密,让人愿意和她亲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应照应喜欢一词,选项中还有一个隐含信息,就是需从①②③④⑤⑥三组中二选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B.据吉林省的有关调查,当问及“遭遇社会风险时怎么办”,有68%的人回答“依靠组织解决”,只有32%的人回答“依靠自己解决”。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格调优美的作品来。
D.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之后的句号改为逗号放在引号外。C项“鲜明”之后用逗号。D项“是秀”之后加问号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