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10分)
所谓“空巢”,从字面上讲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500万老人过着“空巢”生活。以往在中国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而今正呈现“中年化”趋势,专家称之为“中年空巢现象”。专家表示,在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等背景下,我国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父母们普遍遭遇失落、焦虑等情感困惑。2011年1月5日,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对“空巢”老人权益及生活问题给予了关注,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常回家看看”有可能成为法律义务,一时间为社会所热议。
(1)请对我国家庭出现的“空巢现象”的特点作简要的概括。(3分)
答:
(2)对“常回家看看”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你有怎样的感想或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答: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
②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