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7:19: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_________。因此说,_________。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A.④③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④③⑤①②
D.②③①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2008年奥运之后,日本、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纷纷削减对华援助。随着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又掀起了一轮削减、甚至叫停对华援助的浪潮。
B.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
C.目前确已启动公务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设计工作,但方案缨节尚未敲定,大方向极有可能是按照《社会保险法》所确定的制度框架,为公务员群俸建立起社会统畴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模式。
D.雨果是一个诸熟艺术奥秘并且酷爱建筑艺术的作家,他的赞誉可谓切中肯綮,圆明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        着晨曦。
②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      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③艺术家能领悟平凡事件中的微妙之处,也能       人生中细微的感情变化。
A.顾盼折射领受
B.企盼放射领受
C.企盼折射领略
D.顾盼放射领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企盼”有“迫切地希望”之意,句中“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正是“希望”之意。“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放射”仅指一种物理现象。“领略”有“欣赏、晓悟”之意,而“领受”重在“接受”。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点评:近义词的区分可运用“拆词组词法”来解答,用近义词中的不同语素组成,从而区分其细微的差别。学生平时要多阅读,培养语感,从而区分其细微的差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收看到了这一壮举的人,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D.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B.两面对一面,“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前后不合;D.词序不当,“因为不仅诚信……”,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主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B.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C.存亡国,继绝世。
D.立功名于天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南”,名词作状语B“死”,动词为动用法C“存”,动词的使动用法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