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9-25 13:09: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万名干部“大走访”,坚持把转变工作作风贯穿于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切实为群众_____更多实惠。
我国大运河申遗所走的是一条“文化路线”,_____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番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博弈。
③今年夏天,英超豪门阿森纳将为曾效力过该队的荷兰传奇球星“冰王子”丹尼斯?博格坎普____一尊铜像。
A.谋取因而竖立
B.牟取因而树立
C.谋取然而树立
D.牟取然而竖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谋取”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此处应该用“谋取”。②该句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而”。③“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而“竖立”指物体垂直而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讲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先生?,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地背诵下去了。
A.前瞻后顾博闻强记连篇累牍
B.左右顾盼旁征博引连篇累牍
C.前瞻后顾旁征博引成本大套
D.左右顾盼博闻强记成本大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前瞻后顾: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左右顾盼:1)有犹豫的意思;2)东张西望;贬义;3)褒义,很精神,向两旁或周围看来看去。句中用的是第三个意思。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本段文字强调梁先生记忆力好,所以“博闻强记”更恰当。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多为贬义。成本大套:一般是指唱词、发言等冗长繁复。相比较而言,这里用“成本大套”更好。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与“也”构成判断;ABC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名之以其能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舞幽壑之潜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B.名词活用作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愿太傅更虑之更加
B.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同“媾”,讲和
C.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
D.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拜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重新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