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5 13:23: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_____。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戴望舒(1905——1950)一生共创作诗歌103首,数量虽少,影响却很大。1927年,《雨巷》的发表为他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B.《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的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黎明的通知》、《光的赞歌》等。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的成就无与伦比,同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亦有开宗立派之功。
D.《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从那以后,以“门”命名的各种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如“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等,最近在台湾又出现了因台风救灾不力而造成的“救灾门”,以及可口可乐在华深陷“受贿门”等新闻。
请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简述“门”的含义。
“门”                                      


参考答案:“门”的含义是:人们在水门事件之后(1分),对国家领导人、企业或者个人遭遇的执政危机、市场危机(1分)或丑闻的统称(1分)。(句意通顺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抓住这些事件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且要将这些“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的信息都涵盖进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zhuan?
B.别zhen?
C.疑huo
D.刻lou?
害qiang? ?
涉ba
jie? ?
pi?
宏hun? ?
zang? ?
lan? ?
nie?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诗文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7分)
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⑵满载一船星辉,?。(《再别康桥》)
⑶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记念刘和珍君》)
⑷《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的“易水送别”一段,荆轲表现的慷慨激昂,高声唱出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荆轲刺秦王》)
⑸樊哙曰:“?,?。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参考答案: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⑵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⑶尤使我耳不忍闻。
⑷风萧萧兮易水寒 ⑸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