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七)
2017-09-25 13:24: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不倦誉参半
B.跷芳草萋相关
C.鱼精神铄奸诈诡
D.墙罗垂三尺不辨



2、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使烛之武秦君,师必退    ②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君尝为晋君赐矣            ④焉置土石
A.①②的“见”相同 ③④的“且”相同
B.①②的“见”相同 ③④的“且”不同
C.①②的“见”不同 ③④的“且”相同
D.①②的“见”不同 ③④的“且”不同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09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精读和略读这两种阅读方式,是由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不同的阅读环境所决定的,各有用处,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
C.杜维明先生《〈中庸〉洞见》一书的思想成果,不仅促进了儒学研究的长足发展,而且在研究孔子方面也很有学术价值。
D.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4、单选题  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       ,     ,      ,       ,         。
①宛如华冠高耸 ,天下粮仓
②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③国家馆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居中升起,层叠出挑
④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⑤地区馆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
A.⑤④③①②
B.③④⑤①②
C.③①⑤④②
D.②⑤④③①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
B.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一种润物无声、点滴在心的方式,在小小方格之中,在一撇一捺之间,向全社会传递汉字书写观念,展示汉字书写真谛。
C.随着“利剑”的首飞,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试飞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国家,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无人机向无人作战飞机的跨越,其重大意义不亚于歼-20等新型第四代战机的试飞。
D.虽然每天来省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实现了“十个艺术节”文明观展的倡导。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