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5 13:24: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诗句。
间关莺语无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为了帮助下岗工人走出困境,杭州市知名企业家决定鼎力相助,和下岗工人结对。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望文生义。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不恰当。B“鼎力”是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鼎力相助”指尽全力相助。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此处有点望文生义。D因噎废食:比喻因为碰到挫折,连该做的事情也不做了。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下文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_____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_____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_____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_____20世纪五六十代美国大学教科书_____遗传学原理_____中,因此竞然有人嘲笑袁隆平_____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_____。


参考答案:“ ” 、?—— 《 》 “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语序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为下面的对联拟写一句下联。(二选一)(3分)
上联: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
下联:??。?
上联:清清幽幽,荷塘边上斯人独处,
下联:??。


参考答案:蓝天衬白云画意无穷。?隐隐约约,密林深处月色无边。(3分)


本题解析:拟写对联的要求。形式: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末字平仄相和,仄起平落(高考没做要求),上下联一般不能重复用字。内容:一是上下联意义要密切关联,即上下联的相关性。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要有一定的格调。文明、典雅,有文化内涵,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