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女”通“汝”
B.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岸
C.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廛”通“缠”
D.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同“君子好逑”中“君子”
2.对这两首古代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莫我肯劳”是否定句,“我”作“劳”的宾语。
B.《硕鼠》表面言“硕鼠”,实际上揭露统治者,这里是“比”的手法。
C.《伐檀》这个诗节与《硕鼠》一样也是采用“比”的手法。
D.《伐檀》反映了被剥削者对于剥削者的不满。一、二句写劳动者伐木,第四句以下写伐木者对不劳而食的君子的冷嘲热骂。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①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②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薰风:南风,和风。《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②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勃勃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阔大,韵味悠远。
(2)联系下片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琼珠碎却圆”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细致地描绘了女子玩水,水花溅到荷叶上像珍珠般圆润晶莹的情景,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小题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小题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借代,“千门”代指京城长安;拟人,以“草色闲”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评分建议:只要能指认出修辞手法即给分,每点1分。
小题2:(4分)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1分)。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小题3:(4分)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评分建议:每点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的的回答,不要只盯着这一句。这一句是诗歌的第二名,回答时要注意诗歌的标题和上下句。“千门”,根据标题可见是说的是长安,因此是用的借代的手法,也可以说是夸张。“草色闲”,这显然是拟人。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弄清颈联诗的诗意,“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由此可知,主人公远望家乡,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
小题3:试题分析: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就可以分析出诗人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了: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①上林:即上林苑,本是汉代长安附近的著名宫苑,这里代指唐代长安。
(1)杨诗中出现了两类赏春的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诗中所描绘的新春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王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思?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重在描写,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细节,歌颂了早春的美丽。
B.王诗重在议论,以生动的词句、明丽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C.杨诗意在表明诗人应细心观察生活,诗歌应反映大众的思想感情。
D.两诗均寄情于景;杨诗用了反衬的手法,王诗则以尾句直接抒情。
参考答案:(1)诗家(或“诗人”) 看花人(或“其他人”) 刚刚吐出嫩黄的幼芽尚未全绿的柳枝。
(2)表达了惜春之情和留住美好事物的信念。暮春三月,春花已败,但仍有新花开放;代表着春天到来的燕子日日在檐下飞来飞去;痴情的子规鸟半夜还在鸣叫:它们在共同努力,想留住那将逝的春天。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3)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4)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 ??,腰白玉之环。?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参考答案:(1)靡有朝矣? (2)忍尤而攘诟? (3)洪波涌起? (4)白头搔更短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戴朱缨宝饰之帽(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靡”“尤”“攘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