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 B.“倡乐”的代表为儒家,“非乐”的代表是墨、道两家,“倡乐”和“非乐”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音乐思想,二者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其中曹植、嵇康、阮籍三人最有名,“缘情度曲” 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 D.两宋时期的音乐对于文人已不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的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中,A项原文是“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B项,根据原文,“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的是“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剧”;D项,根据原文,“《4 分 33 秒》”是无声音乐。
小题2: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的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中,原文是“不仅是”,可此项却说是“不是”。
小题3: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的相关内容(有的内容散见于原文各处,应对它们进行归纳概括),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A项说法属于强加因果。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赤贫魅力测试
严歌苓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要误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我惟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绝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守门的黑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五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我一天要说九十九个"不",才说一个"是"呢!……”
她笑起来,有心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很想跟同学借点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所以,我打消了借钱的念头,饿死也得为我们大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内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我开始在心里排演了。吃不准笑容尺度,但不笑是不可以的,人家小伙子忙了半天,至少该赚你一个笑吧。我眼睛盯着账单,手漫不经心地在书包里摸那个丢在我卧室枕边的皮夹,然后我已经分不清是真慌张还是假慌张地站起来,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灾难啊!”我说,“我的钱包没了!”
小伙子瞪着我,他耐人寻味地看着我自我搜身,一遍又一遍,然后摇摇头表示遗憾:“冬天穿得厚,扒手就方便了。”
我表示非常难过,如此白吃,还吃得那么饱。他连说可以谅解,都是扒手的错。他拿了张纸,又递给我笔,请我留下地址和电话。
我说这就不必了,明天保证把饭钱补上,连同小费。他还是坚持要我的电话号码。
写完后我抬头笑笑,这一笑,魅力就发射过分了,因为他眼神一下变得楚楚的,问:“平时可以给你打电话吗?”我打着哈哈,说可以可以。
我打算徒步回家。
走在芝加哥下午3点的街道,风吹硬了街面上的残雪,每一步都耗掉一根通心粉的热量。很快我放弃了,跳上一辆巴士。
一上车我就对司机说我没有钱,一个子儿也没有。司机点点头,将车停在一个路口,客客气气请我下车。
我红着鼻头对他笑着说:“明天补票不成吗?”他鄙夷地说:“天天都碰上你这样的!来美国就为了到处揩美国的油!”我正要指出他的种族歧视苗头,一只皱巴巴的手伸到我面前——是个老头,怀抱一把破竖琴。他把手翻过来,打开拳头,掌心上有4枚硬币……
付完车钱,我立刻拿出我那支值10块美金的圆珠笔,搁在他手里。他说:“你开玩笑,我要笔干吗?”他摘下眼镜,给我看他的瞎眼。我问他在哪里卖艺,他说在公立图书馆门口,或在芝加哥河桥头。我说:“明天我会把钱给你送过去……”他笑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了巴士,离我住处还有五站地,我叫了辆计程车。司机是个锡克人,白色包头下是善良智慧的面孔。我老实交待,说钱包忘在家了,他静静地一笑,点点头。到了我公寓楼下,我请锡克司机稍等,我上楼取车钱。更大的灾难来了:我竟把钥匙也忘在屋里。我敲开邻居的门。我和这女邻居见过几面,在电梯里谈过天气。女邻居隔着门上的安全链条打量我。我说就借10块钱,只借半小时,等找到公寓管理员拿到备用钥匙,立刻如数归还。
“汤姆!”女邻居朝屋内叫一声,出来一个六岁男孩。女邻居指着我说:“汤姆,这位女士说她住在我们楼上。你记得咱们有这个邻居吗?”小男孩茫然地摇头。
我空手下楼,带哭腔地笑着,告诉锡克司机我的绝境,请他明天顺路来取车钱,反正我跑不了,他知道我的住处。他又是一笑,轻轻点头,古老的黑眼睛与我古老的黑眼睛最后对视一下,开车走了。
我想起田纳西·威廉姆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一句话:“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这句话在美国红了至少30年。(选自《参考消息》2007.8.2)
【注】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现定居美国,其创作主要反映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人生命运。 1.小说中具体写了与“赤贫魅力测试”相关的哪几件事?请分条概括。(答出4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摘录文中能够反映主题的语句,然后结合全文谈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品中写了多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哪一个形象最值得赞赏?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上地铁,黑人女士给予放行。
②去餐馆蹭饭,餐馆小伙子表示理解。
③坐巴士车,卖艺老者掏钱资助。
④乘计程车,锡克司机表现出理解同情。
⑤向邻居借钱,吃了闭门羹。(答出任意四项即可)
2.“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这一主题揭示了美国侨居者的真实感受,反映了下层人民心心相知以及美国本土人对侨居者的排斥与冷漠的社会现实。(意对即可)
3.(1)卖艺的瞎眼老者。他与“我”素不相识,但当巴士司机要我下车,口出不逊,“我”陷入尴尬之时,能够不讲条件地给予帮助,反映了这位老者对“赤贫”的真正的理解,折射出美国下层人民饱尝生活艰辛后的心理情感趋向。
(2)计程车锡克司机。他与“我”素不相识,但对于“我”的尴尬却能够表现出理解和宽容,对于“我”近似谎言的实话,表现出“静静的一笑”,可见,锡克司机作为一个侨居美国的下层人民对赤贫的感受和理解是多么的深刻啊。(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将人物准确定位,与主题吻合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缸 中 日 月
张金刚
①缸,或泥或陶,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粗糙,或年轻或老迈,皆如农家一员,静坐屋里屋外,角角落落。承载着农人的辛勤与汗水,存储着季节的收获与更迭,或与数辈几代相伴日月,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
②不知是何材质煅烧,是何工艺打造,何时陆续进家,缸,就这样融入农家,参与着琐碎的烟火生活。缸,无言,却如睿智的老者,用或空洞或殷满的肚量激励着农人的干劲,过出火红的日子;缸,无声,却如魔术般神奇,占气候之天时,与时间交挚友,融调料入食物,发酵、腌制出醇厚的美味,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
③缸,堪称农家的脸面;撩开缸,便可知家况。新脱粒的小麦、玉米、芝麻、谷类,刚下场再上房,晾晒风干,绽放一片金黄。满满地盛入簸箕,扬高、倾倒,但闻“刷”的一声延音,粒粒粮食如疾雨般欢快地滑入缸底;接续,慢慢堆积;留在簸箕里的顽皮颗粒,跳跃、滚动,拨动着喜悦的心弦。
④一家人,欢聚忙乱,片刻间,丰收的粮食,盛满了大缸小缸,冒着尖儿;用手抹平、轧实,盖上盖子,便储下了一年的收获、来年的希望。取粮时,打开缸盖,一股粮食的清香扑面而来,心中荡起自足的涟漪。串门的乡亲,习惯望望别人家粮缸的大小、多少,或者干脆揭盖观瞧,咂舌夸赞一番,主人家自是喜笑颜开。
⑤母亲攒下的生鸡蛋,洗净、控干;将盐、花椒、大料放入水中,熬煮、晾凉;取小缸清冼、抹净、晾干。将鸡蛋整齐码入缸内,灌入盐水,没顶,盖盖儿;只待腌过时日,捞出煮食。腌制越久,味道越美;略带臭味,越品越香。煮熟的咸鸡蛋,用水拔凉,敲开剥食;或纵切两片,用筷挑食。蛋清细腻滑润,蛋黄鲜艳流油,或泛青呈黑,滋味悠长,令人回味。时常受缸内腌鸡蛋的牵引,回到老家,亲近那口缸;母亲总会颤巍巍捞出,煮好,给我带上,那滋味铭心一生。
⑥秋末冬初,大小缸集中亮相。罢园的黄瓜、豇豆、辣椒、韭菜、番茄,精切细作,佐以配料,分别腌制在缸缸罐罐中,打造出五彩缤纷的精制小咸菜,清新爽脆、风味独特,成为食粥、吃肉、卷饼的绝配。最隆重的当属腌萝卜、制泡菜。将成堆的新鲜萝卜洗净、晾干,分层码入大缸、撒上块盐即可;芥菜、洋芋、胡萝卜、大白菜、卷心菜等随意搭配,精心调味即成。菜在缸中奇妙地发酵成酸爽利口的腌泡菜,丰富了农家一年的餐桌。
⑦杀年猪,腌腊肉,好似过年的序曲。方块五花肉、条状排骨肉,大锅煮好;糖色着色,沸油炸烧,裹上细盐,盛于缸内,灌上猪油;腌制的腊肉,美味喷香,随时可炒、烩、炖食。生活清苦的童年,母亲会趁农闲翻山越岭,采摘大量酸枣,泡在大缸内,制成清淡的酸枣醋;舀上一勺直接饮用,酸爽解暑。新摘的柿子,麻涩难食;置于缸内,在院中围上秸秆、锯末,定时点燃加热沤制数日,柿子便可变得甘甜爽脆,颇为神奇。
⑧这些缸,一如农人的品性,朴实无华、默然无语,盛放着农家的智慧和日子。小城一酒店院内,放置两口大缸,清水悠悠、浮萍朵朵、游鱼款款;白天映着红日,夜里盛着皎月。我甚是欣喜,一时勾起了无尽的遐思。忽觉这缸,已植入我的血脉,映照出不老的日月,更盛满了浓浓的乡愁。
(选自《甘肃日报》,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
?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5分)
?
?
小题3:文中说缸“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请概括文中写了哪些“舌尖上”的滋味。(5分)
?
?
小题4:本文写了与缸有关的人和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点题:缸与农家相伴日月。(2分)总领全文:缸见证岁月流年。(2分)(只写“点题”“总领全文”各给1分)
小题2:运用比喻、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2分)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描写,(2分)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韵味。(1分)
小题3:咸鸡蛋的香味;咸菜的清爽风味;腊肉的喷香;酸枣醋的清淡味;沤柿子的甘甜爽脆。(每点1分)
小题4:
① 缸无言无声,一如农人的品性:对朴实无华品质的赞美。② 农人用缸储粮腌菜等:对农人辛勤智慧的赞颂。③ 回忆母亲、农村生活场景:对亲情与乡情的珍视。④ 无尽遐思、缸植入我的血脉: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每点2分,写出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这里主要突出其结构作用,起到点题和总领全文的作用。
小题2: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小题3: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小题4: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 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2、 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 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