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9-25 14:04: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wèi)然
仰之(mí)高
(zhuō)尔
(dān)食
B.(lòu)巷
(kān)其忧
(xī)
(shè)乎
C.饥(jǐn)
(chéng)之国
(fǔ)
(yú)
D.(shěn)
(yì)君子
(yǒu)
之(tòng)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寒喧脍灸人口地崩山摧鼎力相助
B.仓皇义愤填赝走头无路沧海一粟
C.烟蔼孽根祸胎安份守己一愁莫展
D.诡密俊眼修眉放诞无礼挖墙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暄、炙”  B项“膺、投” C 项“霭、分、筹”D项“秘、脚”。 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②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④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报复/抱负 清风夜唳/暴戾恣睢 久富盛名/名副其实
B.怂恿/纵容 无济于事/和衷共济 味同嚼蜡/脸色腊黄
C.瞭望/缭乱 囤积居奇/集思广益 平添烦恼/平心而论
D.燥热/急躁 貌和神离/计日程功 普度众生/渡过难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所怙汝来
B.将成家而汝衔哀
C.使取汝者行汝之子十岁
D.知其如此所谓天者难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如果”和“确实,的确”。 C项两个“始”都解释为“才、刚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情况的辨析能力
点评:本题集中考查了《祭十二郎文》中的几组一词多义的情况。A、C三项较简单,B、D两项相对较难。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情况,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结合语境理解含义,并加以归纳整理。C项两个“始”都解释为“才、刚刚”。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在空格内补写下句。要求:与上句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3分)
杜 子 美 居 茅 屋 胸 怀 天 下 寒 士:
                                             


参考答案:苏东坡游赤壁凭吊千古英雄;陶渊明淡名利饱览五车诗书;辛稼轩凭栏杆悲叹四海苍生


本题解析:首先要剖析例句的内在隐含条件。从所给例句来看,应包含古代文学的作者、作品及其相关内容。把握这一点,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就能仿写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仿写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查范围,也属于“仿用句式”考查范围。考点主要立足于仿写,平时应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和对仗修辞方法的特点。了解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的要求。当然,对联的仿写也应该注意题目的要求,尤其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联想法是仿写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