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二)
2017-09-25 14:04: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通 (jī)火 (cuì)热 (zhì )挥斥方 (qiú)
B.漫(sù)闻(fēi)拖(lèi)沱大雨(pāng)
C.慰(jiè)桎(gù)院(cháng)锐不可(dāng )
D.租( lìn)逆(wǔ)窃(piāo)一而散(hō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普通话读音的能力。此题材料多来自于课文,涉及几个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多音字如:累、藉、场、当、哄;另外还要一些易读错的字如:炽、绯、滂、梏、赁等,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意识记忆字词读音。A.热chì ?B拖lěi?D.一而散hòng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6分)
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穿过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韩愈笔下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道出了生机盎然的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谢眺笔下的“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说出了万紫千红的春。白居易笔下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讲出了热闹非凡的春。(写到春的诗句,1分;结构仿写恰当2分)


本题解析:
本题语境中为“春天来了”,续写内容应与此一致。例句内容为主谓宾式,主语为偏正型短语,即作者+名句,谓语为动词,宾语为偏正型。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传统,汉代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唐代杜甫的《春望》都是继承这一传统的代表作;《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是继承这一传统的代表作。
B.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它们都很重视韵律,押的韵都有固定的位置,偶句押韵,有的首句也押韵。
C.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每一首词都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规定这首词的韵律,题目表明这首词所写的内容。
D.元曲包括散曲、杂剧,散曲包括两类,一类是套数,一类是小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白居易的《琵琶行》是现实主义代表作。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能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来传递最大的信息,即用语要简明;同时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和衔接,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一般用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较为简单。本题中,选择②放在首句,很关键,因为要承接上一句,所以,还需要联系下文,排除法需选择,至于⑤,则完全需要考虑关联词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请你简要介绍画面内容并提炼出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介绍画面不超过80字,寓意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画面内容:图中有两人用杠子抬着另一个人。杠上人背后的这个抬杠人竖起尾指,杠上人面前的这个抬杠人竖起大拇指,而杠上人则拿着锯子锯背后的杠子。寓意:身居高处的人若只想接受奉承而不愿意接受批评,甚至要与批评自己的人断绝关系,结局无疑是让自己从高处重重地摔下来。(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认真阅读漫画,注意漫画上出现的所有细节信息:人物的表情、人物的动作、漫画的标题等。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画面内容描写出来。然后联系漫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人生体验,提炼出漫画的寓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