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5 14:06: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漏 蓬生辉
B、雪 济一堂
C、狞可畏
D、讥 首 低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帖yù慰藉jiè纤细xiān创伤chuàng
B.隽秀jùn颀长qí 提供gōng 炽热zhì 
C.矩形jǔ  瞭望liào 联袂mèi委靡mǐ
D.瑰丽guī角逐jué勾当gòu复辟p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伤chuāng 炽热chì?复bì)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均不得超过20字。(5分)
新华网2013年10月22日报道:在高考改革方面,即将发布的“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高考五个科目考试,除了数学分值没有变化外,语文、英语、文综和理综的分值均有调整。其中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数学学科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小题1】标题:                            
【小题2】看法                    


参考答案:
【小题1】示例:高考学科分数将作调整;高考语文分值或将增至180分;高考英语分值或将降至100分。
【小题2】示例:语文高出英语分值80分,表明今后将要强化母语教学;学科分数调整,突出了对母语的重视;高考英语降分不利于英语学习。


本题解析:
【小题1】新闻标题的主要信息为:人、时、地、事。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为高考科目分值的变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分值的调整反映了该学科的地位的变化,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社会的重视度会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可以从这些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从改革的利与弊来谈谈。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在   的大厅里,欣赏   的艺术,那才叫享受呢。
(2)我们要自觉   低速文化的侵袭,才能对来自金钱世界的东西有所   
①抵制      ② 典雅    ③ 抵御     ④高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3分)
①他那超然物外的态度,他那      的神情,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②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然而我还是    ,随随便便。
③这一夜,就是我对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即使偶尔过戏园,我们也     ,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④我们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对群众的温饱问题,岂能     
A.满不在乎漠不相关 漫不经心漠不关心
B.漠不关心漫不经心 漠不相关满不在乎
C.满不在乎漫不经心 漠不相关漠不关心
D.漠不关心漠不相关 漫不经心满不在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一定要启动比较思维,抓住特征进行思辨。句④的特征比较明显:对群众的温饱,绝不能“漠不关心”,据此,淘汰了B、D两项;句③的主语是“我们”,说明是个复数。审视前面,发觉“我们”指代的是“我”和“戏剧”,据此,便能推断要选的成语“漠不相关”。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