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09-25 14:24: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假如你是班长,受班主任委托召集学生代表座谈,收集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A.谁跟谁一个宿舍他说了算!他又不了解我们彼此的关系和生活习惯,“乱点鸳鸯谱”害苦了我们,我建议分宿舍自由组合。
B.自由组合也不一定好啊。爱玩爱闹的自由组合到一起,就寝时说笑不停那可怎么办?
C.先自由组合,老师再审核把关比较好。
D.我赞成C的观点。不仅宿舍可以这样分,座位也可以这样分。

E.老师审核?那还不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吗?
F.不能这么说,学生还是应该听从老师安排的。他的安排自有一定道理。我觉得老师做决定前多做做当事人思想工作,以理服人就好了。
请你将这部分同学的意见整理一下,口头转达给班主任,要求内容信息全面、表达委婉得体,不超过60字。(6分)
?
?


参考答案:老师,同学们希望分宿舍和分座位先自由组合,分得不合适的您指出来,让我们明白不合适的地方在哪,然后再调整,您看可以吗?


本题解析:内容包含:1.分宿舍和分座位,2.先自由组合再老师调整;3.老师调整前先做思想工作;
表达包含:1.表达委婉,滤去过于直接的批评,如“不要老师自己说了算” 2. 表达诚恳,用商量语气:不能用“要求”而应用“希望”“可以吗?”等;3 .尽量使用口头语,通俗易懂。如不说“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潭柘( zhè)寺蕈(xùn)菌袅娜 (nuó)敛裾(jù)
B.訾(zǐ)詈镣(liào)铐独处(chù)婆娑(suō)
C.混(hùn)沌一椽(chuán)峭楞楞(léng)乘(chéng)凉
D.垝垣(yuán)主簿(bó)伶俜 (pīng)禊(xì)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中“裾”该读第一声,B项中“处”该读第三声,D项中“?簿”该读“b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孟浪凝噎萧瑟将息
B.国粹虚诞干禄毗连
C.侥幸跌宕亵渎欠收
D.机杼熨帖诟骂斜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欠收——歉收
点评:歉收的意思是:收成不好,而“欠”的意思是“缺少”,同学应该注意词义的辨析,在此基础上记忆字形。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日月/照耀/金银台
C、?渌水/荡漾/清猿/啼?
D、可怜/楼上月/徘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上下文意,将提供的6个句子填写在横线上,使前后连贯自然。(3分)
康有为和章炳麟描绘孔子,            ,但都出于要求中国进步的渴  望。                                。
①他们的造假目的是为了克服前进路上的思想障碍
②造假原旨相同
③而视坚持“从历史说明历史”的做法为迂腐
④形象命意相反
⑤激进的青年因之往往轻易相信他们编造的幻想
⑥他们的毛病恰好造成了他们的影响
答案:(只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④②⑥①⑤③


本题解析:
第一空填④,因为④中“形象”与“描绘孔子”相衔接。第二空填②,因为②与④句式相同,内容相对。第三空填⑥,因为⑥中“他们”是对上文的总结,引起了后面三空的内容。第四空填①,因为①中的“他们”是与⑥中的“他们”相衔接。⑤和③填在最后两空,因③中有并列关系的连词“而”应放在最后一空。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