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2017-09-25 14:24: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窕(yǎo)  举酒客(zhǔ)妇(lí)横赋诗(sù)
B.虚(dàn)舍万殊(qū)渔(qiáo)倚歌而(hè)
C.丑(ɡuǐ)流曲水(shānɡ)激(tuǎn)游目怀(chěnɡ)
D.禅(bāo)夫以近(yí)怪(ɡuǐ)所至焉(hǎ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槊”应读“shuò”;C项,“湍”应读“tuān”;D项,“瑰”应读“ɡuī”。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填写下列空格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曾看到她在几架翼琴的伴奏下跳波洛涅兹舞,曾听见她用懒洋洋的声音朗诵《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篇什。于是那古朴的、充满幻想的生活复又映现在我眼前…… 当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们长长的睫毛妩媚地垂在忧悒而温柔的双眸上……?
①她们娇妍的脸庞上流露出贵族的气度
②在贵族庄园里有过多么好的少女和妇人啊
③她们的华发梳成古色古香的发式
④她们的肖像从墙上俯视着我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甚至像陈独秀这样曾给党造成血的损失,当他对自己的错误已有认识,并有回党的表示时,周恩来立即着手接洽此事,可惜未能谈成。
B.随着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完美落幕,观众都开始期待第二季“好声音”的到来。但是近日却有消息传出,导师之一的刘欢拒绝参加第二季的“好声音”。
C.近日一则“中山大学将开设超级富豪班,要求报名者平均身家50亿以上”的新闻引发热议,这反映了目前社会一种对贫富资源占有不均,从而出现“马太效应”的焦虑。
D.南方没有集体供暖企业,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损失”后加“的人”。C项“平均”表意不明,另外“平均”后不能加约数。D项指代不明,“这种“指的是哪种不明确。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这个句子有歧义。请你通过增减词语或调整语序的方式,消除这个句子的歧义。(6分)
第一个句意明确的句子:?
第二个句意明确的句子:?


参考答案:第一个:男人放弃了美丽的女人,感到心碎;
第二个:女人放弃了追求美丽的权利,那可真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断句位置不同而造成的歧义。第一个意思是:()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主语应该是男人。第二个意思是: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美丽的女人是兼语。
点评:本句式变换题题型新颖,实际上是建立在病句的基础上的句式变换。有时候这种题会在病句题中出现,造成歧义的原因是断句位置不同而造成歧义,因此一定要首先确定断句位置,然后才能判断句子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句“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相应地,“送给他”的“他”既可以理解为嘉宾,也可以理解为别人。B句的歧义有两处。一是“和”可作为连词,“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一个人干了这件事;一是“和”可作为介词,“他”只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一起干了这件事。而作为后一种理解,“分别”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将钱存入了两家银行,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一人存一家银行。D句“几个学校的领导”也有两种理解。一是同一学校的几个领导,一是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C句句意是明确的。只是“差点儿”用法较复杂,一时难以辨别。它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或“差点儿没”都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如“差点儿摔倒了”和“差点儿没摔倒”都是指几乎摔倒但是没有摔倒。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是惋惜长未能实现,说“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实现了。如“差点儿赶上了”是惋惜没赶上;说“差点儿没赶上”是庆幸赶上了。C句中“考试及格”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所以说“差点儿没及格”是表示及格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