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9-25 15:00: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水利建设长期存在的“历史欠账”的现状再次在多年不遇的大旱面前显露无遗。近年来,全国的粮食生产因为水利“软肋”,每年因气象灾害的损失高达500亿公斤左右。
B.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C.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5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此次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D.在IT卖场里无论足软件还是硬件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副总经理陈建民说,这么多年来,百脑汇一直奉行“价廉又物美,服务百分百”的宗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B.睡觉时将枕头垫在头颈部下面,其作用是使颈部皮肤、肌肉、韧带等组织在睡觉时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与休息。
C.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治理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D.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称文学
D.课文两首诗中都有“反语”,这些反语体现了劳动人民激愤不平的感情,增加了诗歌的讽刺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话有一处显得不连贯,它的位置在哪里?请你补写一句,使上下文通畅。
①因为隔了个小山岗,②我军行进时又是静悄悄的,③很注意隐蔽,④所以负责防守的敌军第三团起初并没有发现任何“情况”,⑤敌军看到我们才匆忙抵抗,⑥但为时已晚了。
位置在哪里?答:
补写的一句话是:?


参考答案:在④和⑤之间;直到我军越过小山岗(或直到我军出现在原野上)。


本题解析:考虑与前文“起初”和后文“才”照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班成为先进集体不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C.他那崇高的革命形象和高尚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