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5 15:56: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A.暴霜露(冒着)善刀而藏之(擦拭)
B.云鬓半偏新睡觉(睡着)军壁垓下(驻军)
C.与过宋将军(拜访)不省所怙(所依靠的人)
D.哀之而不鉴之(为之悲哀)貌甚寝(丑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睡觉:睡醒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组词是(?)
(1)我站在故乡的山岗上,远望西边地平线上,那一抹晚霞渐渐地在天边_______了。
(2)这个世界的_______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3)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_______的东西告别。
(4)人类的祖先在迁徙中?了漫长的光阴。
A.消逝启示熟悉度过
B.消失启事熟知度过
C.消逝启事熟悉渡过
D.消失启示熟知渡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难怪那么?,原来是很多人?了起来。
(2)面对?的城市和他的?,小王很是无奈。
①?喧闹?② 喧嚷?③ 喧嚣?④喧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喧闹”指喧哗热闹。“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扰”指喧嚷扰乱。“喧腾”指喧闹沸腾。“喧嚣”指(1)声音杂乱,不清静;(2)叫嚣,喧嚷。“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王复引兵而东 (《项羽之死》)
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B.斥鴳笑之曰:彼奚适也 (《逍遥游》)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C.架梁之椽,多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州司临门,急星火(《陈情表》)
D.眄庭柯怡颜(《归去来兮辞》)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副词,于是/副词,才;B项,副词,将/连词,并且;C项,介词,比;D项,连词,来/连词,因为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都是重要而且易混淆的词语。例如“以”是介词“因”还是连词“因”,学生很难区分,所以学生从应注意:文言虚词题要综合所有选项来选取最佳的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召有司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予赵(案:按照)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道歉 )
B.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顾:反而)
下车,治威严(下车:初到任)
C.乃幽武置大窖中,不饮食(绝:谢绝)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就任)
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顺)

本图宦达,不名节(矜:夸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要复习相关课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A项的“案”,通“按”,“查明”之意。B项的“顾”作副词,“只是”之意。C项的“绝”是“断绝”之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