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6 23:15: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2分,共6分)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遗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 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并处,圣意似不以臣言惟非者。然天威迟迟,言词迫遽,有所不尽,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故臣谓小人虽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若遂引之于内,是忧患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无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则引退。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尚有臭。”盖谓此矣。 先帝聪明圣智,疾颓靡之俗,将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将顺,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则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仁,宥之于外,盖已厚矣。而议者惑于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事,谓之“调停”。非辈若返,岂肯但已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祸,盖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陛下断自圣心,勿为流言所惑,勿使小人一进,后有噬脐之悔,则天下幸甚。 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遂已。? (选自《宋史·苏辙传》) 【注】①坰:(jiōng)遥远的郊野。②薰:一种香草。③莸:(yóu)一种莸臭味的草。④噬脐:用嘴咬自己的肚脐,喻不可及。 小题1: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辙面斥其非非:过错、错误 B.沮之则引退沮:败坏、贬损 C.吕大防、刘挚患之患:厌恨 D.人臣被祸被:遭受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出淤泥而不染 B.知虎豹之欲食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且放白鹿青崖间 D.勿为流言所惑公为我呼入
|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虽然当今皇上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可是宣仁皇后却被元丰旧党的言论迷惑,想重用元丰旧党的一些人,苏辙的进谏,才使她醒悟。
B.香草和臭草相处在一起,结果只能是闻到臭味。苏辙以此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共处相争,最终小人必胜,君子必败的道理。
C.苏辙希望皇上能坚定自己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而任用小人,否则后悔莫及。
D.从此文可以看出苏辙是一位有清醒政治头脑、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贤之臣。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
①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
②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①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
②奏疏送入(宫中),宣仁皇后让宰相在帘前读(给她听),(然后)说道:“苏辙担心我们君臣正邪兼用,他说的话很符合道理。”
本题解析:
小题1:患:担心
小题1: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如果,假设连词;却,转折连词。C.况且,递进连词;暂且,副词。D.被,介词;替,介词
小题1:是“先皇”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
小题1:①(4分注意:“亲”、“远”,“殆”,判断句,大意正确,)②(4分 注意:省略的“宫中”,状语后置,“疑”、“中”,大意正确,)
从元佑初年开始,国家政治焕然一新,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人心已经安定,只是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常常兴起一些邪说来动摇皇上,吕大防、刘挚很担心这件事情,想逐渐推举任用(他们),来平息(他们)先前仇恨,称之为“调停”。宣仁皇后犹豫不决,苏辙当面指出她的不对,又再次上疏说:
最近我曾当面议论过,君子和小人不能够一起相处,圣上的意思好像不认为我说的话是错误的。但因皇上的龙威就在我眼前,我(心情紧张)言辞急促,言犹未尽,我做臣子的如果不把该说的说完,那么谁来补救陛下的过失呢?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我没有听说过,由于小人在朝廷之外,担忧他们不高兴就把他们引荐到朝廷之内(做官),而给自己留下祸患的。所以我认为,对小人虽然不能把他作为心腹委以重任,但让他们做地方上的州长、太守(之类的小官吏),为一些俗务奔走效劳,(只要他们做事)不偏颇也就可以了(或只要不废弃他们不用就可以了)。如果把他们引入朝廷做官,这就好像害怕强盗得到自己的财物,而把他们引入自己的寝室,知道虎豹要吃肉,就打开野外的牧场,没有这样的道理。况且,君子、小人在形势上如同冰和炭,相处必然相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为什么呢?小人贪图利益,能忍受耻辱,攻击他,但却很难让他离开职位;君子洁身自好,看重道义,败坏他,他就引退了。古语说:“一种香草和一种有臭味的草(放在一起),结果十年之后仍有臭味。”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先帝聪明、睿智、通达事理,痛恨颓靡的风气,想以纲纪整顿天下,建立与(太祖、太宗、真宗)三代一样兴盛的功业。如果我们做臣子的不能顺从(先帝的法规),(却擅自)制定出各种法规,(那么就会)对上违背了天意,在下失去民心。二位圣主如果顺应民愿,采用先帝之法又适当改变,那么上下都会感到喜悦安慰。这样一来,那么。前朝的那些旧臣,即使不加以排斥、驱逐,那形势是不可以再留用他们了。倘若能仰仗二位圣主的仁慈,能容忍他们在朝廷之外(做官),也已经是厚待他们了。而提议的人被(元丰旧党的话)所迷惑,竟然想招引、接纳他们,和他们一起共事,把这种做法叫做“调停”。这类坏人如果重返朝廷,难道肯徒然地停止(而不报仇)吗?他们一定会戕害正直的人,逐渐恢复以前的做法,以泄私忿为快。做人臣的遭受祸患,也许不值一提,而我所痛惜的是祖宗的基业和我们的社稷啊!希望陛下坚定自己的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不要让小人一做官,然后就有后悔莫及的来发生,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
奏疏送入宫中,宣仁皇后让宰相在帘前读(给她听),(然后)说道:“苏辙担心我们君臣正邪兼容,他说的话很符合道理。”众大臣都顺从并附和太后的话,“调停”的主张终于停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只是朱颜改(代称少女,此指宫女)
都门帐饮无绪(国都)
多情自古伤离别(为……悲伤)
B、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深情蜜意)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
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封狼居胥(封闭山界)
荠麦弥望(满眼)
D、淮左名都(淮水东面)
因自度此曲(创制)
难赋深情(表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
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
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
3。①看到②回顾。
本题解析:
【译文】
(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妻子劝止他说:“你不要再这样干了。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淡漠处之。(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蒲松龄笑着问:“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她)回答说:“我没有其它长处,只知道知足。而今我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儿,能继香火,吃穿不至于受冻挨饿,老天所赐不可说不厚。自己回顾有什么功德,而仍有不满意呢?”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文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中的“若人”指的是?。(1分)
(2)“夫子不答”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析。(4分)
参考答案:(1)南宫适(1分)(2)(1)因为孔子已经知道南宫适的见解非常高明,所以不需要答复。(1分)
(2)政治主张:崇尚以德服人(答“为政以德”“德治”等亦可),反对以武力得天下(答“以力服人”“武力侵暴”等亦可)。(1分)
评析略(要求言之有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都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①失其所与,不知?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秦王说,与郑人盟。
C、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②张良出,要项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