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11-05 19:29: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校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C.1861年美国自由州与蓄奴州暴发战争,林肯总统向国会重申他无意干涉奴隶制,谋求同蓄奴州和解。但南方奴隶主不予以理睬,林肯只能号召人们为国家统一而战。
D.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时节,交易情形也不瘟不火,景况大不如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即将过去。与“初春”矛盾,可改为“春意盎然”。C项,“暴发”应为“爆发”。D项,“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不沉闷不乏味,也不过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箕踞而遨
B.燕赵之收藏
C.不赂秦
D.沧海之一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像箕畚一样。与例句相同,名词活用作状语。辇,乘辇车。B,收藏,动词活用作名词,指金玉珠宝之物。 C,义,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D,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渺小得像。
点评: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因此,辨析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是看它本身的词性,以及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辨析词类活用主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与其他词的关系。从语句分析来看,凡是处在动词谓语(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名词、代词)以外的其他词,都可看作某词活用为动词(名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汉字精密照排研究方面,王选比同行起步晚,?他利用自己数学和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基础,直接研制最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机。后来的实践?,当代的科研开发,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顶天”的技术,要敢于实现技术上的?
A.不过证明超越
B.可是证明跨越
C.可是表明跨越
D.不过表明超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不过”:表示转折的程度较轻,多用于口语;“可是”:更适用于书面。/表明:表示清楚;“证明”用材料令人信服地表明。/“超越”:超出越过;“跨越”:特指越过一定的界线和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托辞、借口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推辞,不接受
C.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辞
D.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辞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离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犹可说也
B.悟言一室之内
C.足以极视听之娱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说”通“脱”;B项“悟”通“晤”;D项“冯”通“凭”。本题为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对于通假字的学习只能用积累的方法,当然最好是放在具体的语句中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