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2017-11-05 19:29: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些作家们在一?暗黄的灯影里?的时候,他们??不会预先知道,在时光的另一岸,肘边这叠稿纸将成为人们精神上永恒的珍藏。在那一岸,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许多的歌声已经喑哑,?有前辈们如丰碑一般永不改色的著作依然鲜亮如初,令人们恒久感动。
A.晕奋笔疾书或许惟
B.抹笔耕不辍兴许却
C.片埋头苦干也许更
D.缕舞文弄墨可能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也可以用排除法。A晕:用于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奋笑疾书: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故A正确。B抹:用于云霞等,故错误;笔耕不辍:长期不放弃地从事文学创作。与句意不符。C片:用于成片的东西;埋头苦干:指专心下功夫做事。与句意不符。D缕:用于细的东西;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与句意不符。所以,正确选项是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十一届人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②美元贬值、世界农产品价格攀升、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是世界各国需共同应对的问题,而有些国家却将其?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
③在达赖集团的?下,许多不明真相的藏族同胞参与了“3?14”拉萨打了砸抢事件,这部分人只要认识了错误并主动投案自首,政府将宽大处理。
A.勾勒归罪支使
B.勾画归咎支使
C.勾勒归咎唆使
D.勾画归罪唆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②归咎:追究出现错误、问题的责任。归罪:追究过去、过失应由谁负责。“归咎”语意比“归罪”轻,符合此处语境。③唆使: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支使:命令人做事。唆使主要针对不明真相群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是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2分)?(?)
①朝歌夜?②一夫呼?③燕赵之收藏?④梁君臣之首?⑤天下之奇才
⑥负而驱?⑦削月割?⑧ 盖失强援,不能独?⑨得帛千匹
A.①②③⑤
B.④⑤⑦⑨
C.⑤⑥⑦⑧
D.②⑥⑦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⑤④名词做动词,③动词做名词。⑧形容词做动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少年王勃才思敏捷,一篇《滕王阁序》?,使他立刻名扬四海。
②商家喜欢把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比如一款灯饰广告就说“让您的居室____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③几次停产整顿的通知,煤矿老板始终?,透水事故发生后他才后悔不迭。
A.一挥而就熠熠生辉不以为意
B.一蹴而就蓬荜生辉不以为然
C.一挥而就蓬荜生辉不以为意
D.一蹴而就熠熠生辉不以为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动态考查近义熟语的选用。一蹴而就(用于做事)/一挥而就(用于才艺);蓬荜生辉(敬辞,感谢对方过访)/熠熠生辉();不以为然(不赞同)/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乡镇企业非法用地和农村居民非法占地建房的处罚,法律仅规定了拆除和没收,这在农村很难操作。?
B.记录数字必须准确无误,任意扩大或缩小数字,都会使生产蒙受损失。?
C.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行农村教育改革。?
D.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多么悦目,它是必然要破灭的,你们除了惭愧以外,将一无所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应为“对于”;C.应为“逐步”;D.删去“的”,以使下文搭配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