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11-05 19:45: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___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熟练背诵几百首诗词,会使你____受用不尽。
  ③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____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A.限制 终生 激励
B.制约 终生 激励
C.制约 终身 激发
D.限制 终身 激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比较两个词,"制约"更侧重于事物的因果关系。第二句应填"制约"。"终生"和"终身"都指一生,但"终生"多就事业而言,"终身"多就切身的事而言。第三句后面有"受用不尽",应选"终身"。激励:激发鼓励,使用范围较宽。激发:刺激使奋发,使用范围较窄。第四句应含有对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有刺激的意思,故选"激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C.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方法)
D.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应为“主张、思想、学说”。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约束。
B.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过:经过。
C.男有分,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D.使民敬,忠以劝劝:勤勉努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过:过访,拜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许:答应
B.进兵北地            略:掠夺,夺取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   顾:顾虑
D.持千金之资物币:礼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结合着具体的语境或者上下词来理解。C由“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大意“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可知,终已不顾 ,顾为“回头,回头看”。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全祖望在《江源辨》中批评李绂的“江源金沙说”难圆其说,系“乃祖霞客而复变之”。其实,作为清代浙东史学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种批评未免有失偏颇。
B.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C.日本最近加快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与中国在对亚洲政治和经济影响方面的竞争与日俱增。
D.对于一种本来合乎科学的道理和方法,听风就是雨,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就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开始普及(比如集中废电池),结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有失”应为“失之”;B项“并非”和“是”重复;C项“与日俱增”改为“愈演愈烈”)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